電影圈看似是個浮華的花花世界,只有踏進裡頭的人才會理解,跟crew拍戲的工作,日夜顛倒,是件吃力的事。在巧合下成為劇照師的李詩卉(Salad)卻不怕苦,笑言電影有種讓她著迷的魔力,令她決意投身於片場中,用相機攝下電影國度裡的每個風花雪月。出自她手中的劇照,每張背後都有著不同的故事,從她的視點,發現原來電影還可以這樣看。

深受電影世界吸引
原本修讀時裝攝影的Salad,當年因緣際會下,將自己的攝影作品自薦給正在籌備拍攝電影《桃姐》的許鞍華導演看。本來是抱著試試的心態,想不到卻得到名導賞識,獲得一份劇照師的攝影工作。「當初我沒有把自己當成是劇照師,更沒有想過之後會再接第二套戲,是在愈影愈多的情況下產生興趣,才決定將此作為全職工作。」
在電影圈打滾,除了要有真材實料外,還需看際遇。Salad坦言慶幸當初接下的第一套戲便是出自好導演之手,台前幕後讓她深深著迷。「往後每接一套戲,就會有很新鮮的感覺,你會碰到不同的人,看見那些你沒有見過的事。縱使這個行業的工作時間很漫長,會讓你感到疲累,但就是那些原因讓我想繼續堅持下去。」

從「新丁」到「老手」
回想初次開工,以為片場是個私密空間,卻在深水埗大街上實景拍攝;以為工作人員之間會有正式介紹,大家卻忙得根本沒空你是誰。首次踏足拍攝現場的Salad,覺察到爭分奪秒的電影世界裡,先要學懂的,就是「執生」。「我只好自動自覺地觀察,看看在不打擾拍攝的情況下有甚麼可以拍。」漸漸地,一齣一齣拍下去,Salad自然地融入其中,更打趣說:「片場裡大家一視同仁,不會把你當女生看,說話都是粗聲粗氣的,我也習慣了這種環境,成為一分子。」
片場拍照要「滅聲」
若拍攝電影時要進行收音,片場工作人員都知道「roll機」後不能發出任何聲響,否則會影響收音。可是劇照師需要拍攝劇照,按下快門時單反機更會發出聲響。為解決這個問題,以往一些劇照師們會在把相機放進自製的滅聲盒內進行拍攝,不過這種滅聲盒的體積龐大,也有一定重量,可見劇照師的工作也相當吃力。

志趣相投的導演
Salad參與拍攝的作品,大多為獨立或規模較小的電影,製作單位靈活度較高,可任由她自由發揮。反而一些「大製作」掣肘較多,有關方面對拍攝劇照的內容也會提出要求。問及在眾多合作過的導演中,哪位讓她最難忘時,Salad不假思索便說是陳果導演。「他是一位令我從心而發地尊敬的人,也是其中一位少有會完全信任你的導演。他願意聆聽你的意見,與你交流,在工作過程裡會覺得跟他很合拍,大家有共同語言,跟他合作是一種享受和學習。」

有「戲」的劇照
拍攝好的照片,離不開要熟悉你拍攝的對象。拍攝劇照亦然,必須先對電影和演員有一定的認識和溝通。「我會先閱讀劇本,研究人物背景、個性及心理變化。」Salad亦會趁拍攝空檔時跟演員溝通,「劇照要拍的好,不單止是攝影功力,演員的『戲』也很重要,有『戲』才會讓一張劇照有力。」Salad憶述令她印象深刻的兩名演員,「春夏身上有種我喜愛的女孩特質,她的眼神表現出是個很有故事的人;而Deanie姐(葉德嫻)舉手投足都是戲,怎麼拍也動人。」

看清自己的路
擔任劇照師至今,Salad己經為20多套不同的電影拍攝過劇照,過程中讓她更清晰自己的選擇和未來的路。「以前覺得要捉緊每一個機會,即使有些戲不想接,也會硬著頭皮做。現在跟的戲多了,學會聽清楚自己的心,覺得跟自己理念不同或是不想跟的戲,我未必會接。」問及會否想過返回本身學習的時裝攝影專業時,Salad笑言已習慣了在片場這個有限制下的環境發揮創意,選擇當劇照師就該從一而終。找到自己的路,足矣,又何須計較是從何方走來?
劇照師的視點之選
拍攝過多套電影的劇照,Salad按下快門一刻,自然有她獨特的觸覺。以下她選出特別喜愛及印象深刻的作品,為讀者細說這些劇照背後的情感與故事。





「這是華仔在《拆彈專家》裡,躺在貨車底準備拆彈的一幕,我當時也是趴在地上拍到這張照片。有趣的是本來這是一張橫度的劇照,我把它轉為直度,讓劇照多了一點幻想的空間。另外,這一刻並未真正開始拍攝,而是我捕捉到華仔在roll機前一刻投入專注的表情,這個畫面故事感很強,亦代表到他在戲內外絲毫不鬆懈的人物性格。」
PHOTO: CANDY、SALAD
#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