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前雜誌總編吳家強首次執導 原創小說《驅魔》拍成電影

身兼多職的傳媒人吳家強,本是時尚雜誌總編,自言不是很擅長用言語表達自己,但卻是很好的聆聽者,喜歡聽別人說故事,到現在用鏡頭來說故事。在疫情期間完成小說《驅魔》,經歷母親離世,讓他以文字暫時逃離哀傷,天馬行空創作了人屍之間的大戰,幸運地被電影公司選中,將筆下的角色視覺化,比想像中可走得更遠。而首次執導更和很有份量的班底合作,張叔平、夏永康、谷垣健治等,吳家強感到幸運也很不真實,讓他開闊了眼界,也有了不同的想法,這次跳出文字的舒適圈,相信也是另一旅程的開始。

小說未出版 已被電影公司選中

喜歡文字,一直從事寫作相關工作,於三十歲便成為時尚雜誌總編的吳家強,笑言自己是宅男,涉獵的範圍很廣泛,包括卡通片、漫畫,早年全因他毛遂自薦,而開展了他寫作的生涯。而《驅魔》的出現,也是監製的邀請,原定早期電影公司想開拍有關靈異故事,吳家強從正在撰寫的作品中,想到一個有趣的疆屍題材。所以早在小說未出版前,《驅魔》已被電影公司選中拍攝,像日韓、歐美一樣,在未出書前預先決定電影改編,將故事變成影視作品,讓小說創造出另一種生命。幸運地,還讓他可以一嘗當電影導演,他指:「當時另一導演梁子明邀請一同執導,鼓勵我做導演,既然是你創作,也會更了解故事角色,為何不試一試!」身邊人的鼓勵,讓他決心初嘗執起導演筒,將原創小說帶到銀幕。

天馬行空創作 屍人「圈養」人類

為何會想寫疆屍?吳家強分享小時候的靈異事件經歷:「以前細個一班同學在海邊看星,我和同學轉身看到在森林有道光影,想走近我們,那時以為靈異事件,還未知道可能遇上是外星人。」慢慢對懸疑故事產生興趣,研究相關書藉及資料。構思故事時,也特別與相關界別的朋友交流,其中包括靈異及外星人研究者雲海和飛碟會成員,為塑造角色上有很大的幫助。故事中人與「魔」一戰,高智慧生物「屍人」一直在地球控制資源,「他們」成為上市公司主席、國家元首、秘密富商,透過創造一套價值,「圈養」人類,讓你和我世代背著資本主義的系統,乖乖上班下班,工業式生產。也讓我反思其實地球上很多物種智慧更高,「其實人很脆弱,但為什麼可以成為世界的霸主?」惟有驅魔師組織不服於宿命,決定要與「魔」一戰。

林千渟


在故事中的疆屍分等級,吳家強天馬行空創作的人屍之間的大戰,卻寫實得近在眼前:「就像疫情期間我們的選擇權,打針與零針人士好像在社會分為不同等級。但應該是互相尊重,可以有不戴口罩或選擇戴口罩的權利,這些都不應該是我們之間的鬥爭。」真正的驅魔,可能是心魔,社會上的一些偏見、尊重,而其實我們要應付的,是比疆屍更大的力量,「或許是高高在上,但不代表沒有辦法挑戰。」

疫情期間媽媽離世
「以文字去抒發、安撫自己」

在去年疫情期間,大家在憂愁前景、疫情可時完結,吳家強卻反而更努力寫作,他指這段時期產量比往時更高,曾同時寫好幾本書,其中一本便是小說《驅魔》。或許寫作可以讓人逃避現實世界,當時吳家強的媽媽離世,而一向與家人關係緊密的他,在這時失去一個重要的家人,相信未必能消化。他知道,自己寫作時帶住不開心的情緒去進入角色,也是對他來說最好的療癒方法:「感覺整個人也是困住了,疫情時無辦法與外國哥哥、家人聯絡,只想逃避現實,什麼都不去想,所以就一直寫。」當時的創作也很多元化,有愛情、暴力不同題材,回想當時吳家強只有一股傻勁不停寫,或許有些傷痛不懂用言語表達,「只可以用文字去抒發、安撫自己。」他相信那時家人也同時陪伴、參與這次的創作。

與張叔平合作 設計人屍造型

小說可能是作家的世界,而電影創作就包含團體的合作和想像,其中《驅魔》角色找來林德信、林千渟等演繹驅魔師、疆屍等角色,就像在小說中走出來。將筆下的角色視覺化,身為作者,吳家強內心當然也很激動,角色比想像中可走得更遠,首次執導可以和很有份量的班底合作,如夏永康、谷垣健治等,感覺很幸運也很不真實 。早前製作團隊便到日本鳥取拍攝海報劇照,由張叔平任服裝、造型、美術總監,吳家強指:「最神奇是有張叔平出手,像神仙下凡。在造型設定上,也把很多角色的可能性拉闊,提供了一個新角度給我想像、思考。」讓他開闊了眼界,也有了不同的想法,這次他跳出文字的舒適圈,相信也是另一旅程的開始。

或許在這個年代,要忠於自己,做一次自己想做的事。吳家強笑言:「我都可以做導演,有什麼不可以成真?」

場地提供:字字研究所

Text:Twinkie
Photo:Twinkie、由吳家強提供




    身兼多職的傳媒人吳家強,本是時尚雜誌總編,自言不是很擅長用言語表達自己,但卻是很好的聆聽者,喜歡聽別人說故事,到現在用鏡頭來說故事。在疫情期間完成小說《驅魔》,經歷母親離世,讓他以文字暫時逃離哀傷,天馬行空創作了人屍之間的大戰,幸運地被電影公司選中,將筆下的角色視覺化,比想像中可走得更遠。而首次執導更和很有份量的班底合作,張叔平、夏永康、谷垣健治等,吳家強感到幸運也很不真實,讓他開闊了眼界,也有了不同的想法,這次跳出文字的舒適圈,相信也是另一旅程的開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