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前總編創立飲食主題書店「字字研究所」主理人呂嘉俊:希望改變大家觀念,飲食文化可以很廣闊

2023-02-13

以字字為名,說好要逐粒字逐粒字好好經營。這個年代堅持不容易,從事十三年的傳媒工作、「字字研究所」所長兼出版人呂嘉俊,他本是前《飲食男女》執行編輯,卻從未放棄,從出版社再拓展出一間書店,呂嘉俊指「從未預期會長成甚麼模樣。」現時書店選書以飲食為主,旁及電影、藝術、生活、文學、設計等範疇,希望可接觸不到層面的讀者。他認為香港或許有不少人看飲食文化,也是很速食的,但他希望視書店為窗口,甚至一本雜誌:「想表達一些飲食故事,改變港人的觀念,飲食文化可以很廣闊。」

所長呂嘉俊於2019年成立出版社「字字研究所」,去年10月份擴充開設書店。
書店內的鋪排擺設,也充滿小巧思。
將書店定位「雅俗共賞」,希望有深度之餘需「易入口」,也顧及不同階層,可找到適合的書籍。

研究所的開端 從出版至書店

呂嘉俊於2019年成立出版社「字字研究所」,去年10月份擴充開設書店。遷入灣仔富德樓,真正出現一間實體的「字字研究所」。這座「研究所」有展覽、文字分享會、圖書櫃⋯⋯但也沒有既定框架,會按時間變動,伸延一個空間的可能。談到出版社營運兩年來,出版了四本書,初期得到很多人拍心口幫忙,其中一個是廚藝既精也關注本地農業的梁祖堯,於是出版了《香港人食香港菜》。「當時和祖堯一拍即合,我們都想做有關香港菜,想用輕鬆方法,讓大家可以煮到香港菜。」從這方法支持香港農業,也是不錯的開始。

呂嘉俊指一開始構思書店主題:「自己本來做飲食多年,也不少資深傳媒人好友,說香港就是缺了一間飲食書店。」讓他更相信,希望推廣本土飲食文化,也出現了飲食書店的概念。他認為香港一般書店有關飲食的書大多是食譜,字字研究所除食譜之外,亦有不少飲食文化書,呂嘉俊希望書店成為窗口,甚至一本雜誌,給大家一些訊息:「想表達一些飲食故事,改變港人的觀念,飲食文化可以很廣闊。」

「字字研究所」首本出版是與梁祖堯合作的《香港人食香港菜》。

選書擺放 方便不同階層讀者

將書店定位「雅俗共賞」,希望有深度之餘需「易入口」,也顧及不同階層;店舖裝修也是一樣,走日系簡約路線,純白牆壁配木製書架;向窗的單人梳化旁設小桌子,上面放了小盆裁。店內的飲食書有不同範疇和鋪排,書本擺放也很有心思。

走進書店,會看到一個有收藏不同歷史寶物的櫃子,也是和灣仔有關的飲食歷史,當中有地茂館老闆慷慨借出1990年開業時的落單紙,單上列出的椰汁燉雪蛤、川貝燉雪梨等甜品,在一般的平民糖水店已賣少見少,從中看今昔本地飲食文化的演變。

展櫃裡擺放了他個人珍藏及從相熟店家借來的飲食相關文物。
地茂館老闆借出1990年開業時的落單紙,在一般的平民糖水店已賣少見少,從中看今昔本地飲食文化的演變。

以《食經》作開端

主題和其他書店不同,字字研究所除食譜之外,以不同的層次飲食文化書作引旨,讓大家在書店行一圈有不同的感受。

由講述粵菜的《食經》開端,這本出自「香港食評第一人」陳夢因之手,書中輯錄了於五十年代他時任《星島日報》總編輯、以「特級校對」為筆名所寫的飲食專欄文章,成為香港重要的飲食鉅作,說菜式的源流,做菜的道理,以家常廣東菜為核心,兼及各地特色菜,當中極多著名菜式及製法的介紹乃作者個人飲食交遊採集而來,至今很多已鮮為人知,彌足珍貴。

回歸最基本,也斯的新詩集《蔬菜的政治》,將平常家中的菜式加入詩中描寫《黃色的辣椒》、《青菜沙律》、《湯豆腐》、《白粥》,寫的都是極平常的食物,但詩人能從平常之物看出不平常,讓大家可以從基本的飲食文化開始。

香港經典飲食鉅作《食經》,出自「香港食評第一人」陳夢因之手。

隨著書店的路線,還可看到「初器堂」的日本選物和食器在店內販售,附近便會配以生活器物的書籍。在近收銀處的一邊還有「咖啡角」,放有《咖啡聖經》、《精品咖啡大全》及咖啡豆。

沿路線走,也可看不到有趣的飲食書,讀者可從中了解自己喜歡的菜餚及食材背後的知識《葡萄酒小詞典》,再到《全魚解構與料理》,及比較大眾化的《飲食魔幻錄》、《圖解香港燒賣》也是較輕鬆也易入口。最後以思考作結尾,非一般飲食文化書則包括《移民漁工血淚記》及《帝國與料理》等,探討漁業和畜牧業的問題,是較深也是寫實的現況,作為結尾像文章最後的餘溫。

搜集籠底書 為愛書的人找書

呂嘉俊指香港的書店現象,大家會把焦點都放在新書,往往很多有價值的舊書都泛人問津。開設自己的能出版社後,經常也有不同機會找到好書,有次在油麻地Kubrick尋寶就找到籠底書寶物,其中一本「香港第一健筆」林行止所撰的飲食文章結集《好食,好食》,此書多以政經和歷史角度談飲食,切入點獨特,值得一讀,呂嘉俊立即帶走幾本回店珍藏。

坊間也有不少愛書之人找籠底書,呂嘉俊指每次一有新發現,便會把書放在社交平台上,大家也紛紛表示很雀躍:「希望幫人找有價值的書,真正愛書的人,找到一本真正喜歡的書很開心!」

近年香港獨立書店遍地開花,各有特色,呂嘉俊也希望大家繼續支持不同書店:「我開書店就是想更多人睇書,閱讀對每個人都是需要的,飲食的書,是輕鬆的不會太艱澀。由習慣睇到鍾意睇,然後最終會買書睇,對成個文化出版的產業都會有幫助。」 

字字研究所
地址:灣仔軒尼詩道365-367號富德樓1樓
時間:星期三至日 12nn-8pm 

Text:Twinkie
Photo:Jonas Chan




    以字字為名,說好要逐粒字逐粒字好好經營。這個年代堅持不容易,從事十三年的傳媒工作、「字字研究所」所長兼出版人呂嘉俊,他本是前《飲食男女》執行編輯,卻從未放棄,從出版社再拓展出一間書店,呂嘉俊指「從未預期會長成甚麼模樣。」現時書店選書以飲食為主,旁及電影、藝術、生活、文學、設計等範疇,希望可接觸不到層面的讀者。他認為香港或許有不少人看飲食文化,也是很速食的,但他希望視書店為窗口,甚至一本雜誌:「想表達一些飲食故事,改變港人的觀念,飲食文化可以很廣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