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別小看我們家庭主婦!-業餘裁縫以針線尋回自我

2017-12-28

Grace固然為拼貼畫出心出力,但背後還不得不依賴一班香港婦女一雙巧手,才能成功把產品推出市場。今年40多歲的玲姐及英姐,是兩名全職家庭主婦,來港10-20年,曾經飽受歧視、迷失方向的她們,透過一針一線漸漸找回失去的自信。

裁縫大家姐-玲姐

玲姐:「最感動是,我姐姐說感激我令家族多年的裁縫手藝得以傳承下去。」

重練出家族手藝

「以前家族從事成衣,栽縫技術不錯,都稱得上有門手藝!」現今育有兩子女的玲姐,起初先到東莞居住,後來申請來港與先生定居。2002年育有小朋友,她始真正面對這片異鄉。以前對香港總有無限幻想,但來港後不論文化或居住環境,都令她難以適應,「以前經常聽到東方之珠一直很嚮往香港,但來到居住環境不好,又無朋友或親戚幫忙,一個人孤令令照顧起家庭。」在家對著四面牆,在外難以找工作,她每天都寧願留在家,不敢帶子女去街。她曾經以為,這樣就一輩子。

後來在朋友介紹下,她於社區中心義務協助裁縫袋子時,剛巧遇上Margaret前往社區中心探望一眾婦女,遂被邀請加入愛連心工作。「起初她邀請我,我當下立刻拒絕,畢竟因為人手縫很容易手都痛嘛。」她笑道。幾經說服下,她嘗試完成第一個作品,把領呔布造成錢包,每針也靠人手縫,「當時我只屬業餘性質,閒時研究如何縫呔於布料上,想不到有人欣賞我!」正正是這份鼓勵,令她決定加入幫手,三年後的今日,她既能兼顧家庭,亦成為了團隊的「大家姐」,教授大家手縫技巧。

難忘贏到家人尊敬

然而,縱使備受同學尊敬,贏不到家人掌聲。「以前老公和子女會抱怨,為何拿一堆布回家,又嫌『阻掟』,自然很不好受。」直至由她完成的袋子,甚至被行政長官看中選購,才令她的家人對她刮目相看,「雖然他們沒有說出口,但從態度感受到他們的轉變,有時甚至把呔布堆滿家,大家都沒有以前的抗拒。」現在丈夫更不時協助替她分呔布類別和顏色,兒子不再阻止她裁縫,「最感動是,我姐姐說感謝我令家族多年的裁縫手藝得以傳承下去。」她滿足地笑了。支撐她繼續,筆者相信全因她找到一份遺失已久的滿足和成就感。

玲姐示範拼貼的步驟,先要設計好圖樣,剪好所需材料。最後才以針線縫合。

拆呔專員-英姐

英姐:「手藝差到連直線都不懂得縫,總是東歪西倒,做出第一個錢包時,內心不知幾有成功感!」

來港後迷失自我

隨先生來港十數年的王桂英,則負責拆領呔和熨燙部份,不要以為很簡單,背後得花上很多功夫。與玲姐經歷很相似的英姐,一直住於深水埗,直言對香港的期望與想像中有很大落差,「以前覺得香港是東方之珠嘛,想不到來港後每天住在板間房,畢竟以前鄉下屋大點,所以很不習慣。」對香港毫不適應的她,出街買餸害怕見人、外出又常搭錯車,她直言迷失方向,每天只為了子女而撐下去,「為了仔女,只能委屈一下也無怨。」她坦言。然而,即使她苦練廣東話,仍難以避免說話帶點鄉音,令她更難以找工作,更遑論找到一門手藝。

認識朋友最開心

直至她見到愛連心開班教授裁縫,才令她如夢初醒,「見到開班想都不想便第一時間報名參加,因為我手藝差到連直線都不懂得縫,總是東歪西倒,但我對手作有興趣,一做出第一個錢包時,內心不知幾有成功感!」在玲姐指導下,她始慢慢學到穿針縫線,同時認識到一班志同道合的婦女,「以前一直很怕醜,現在起碼叫有個生活圈子,即使經常被人『蝦』我,但相處得很開心,哈哈!」她滿足地笑道。

由於呔布料柔軟,徒手拆容易整塊撕開或破洞,她則被發掘到對拆呔有一手,能把呔拆得完美無瑕,於這裡尋找到自己的長處,成為愛連心裡的得力幫手。她亦分享,「屋企財政一向有困難,原本只是貪玩,沒想到縫衣還意外成了補貼生活的小計。」即使家裡只有女兒支持,但她仍堅決不放棄,繼續拆,繼續燙,全因她相信即使是家庭主婦,也能尋找屬於自己的小天地。

英姐負責拆呔部份居多,但其實此步驟十分講求技巧,不是人人拆得美。

平時,她亦會兼顧把林林總總的領呔按款式分類,少點心機也不能做。
分類後,一班婦女便會按著有的花紋著手畫設計圖,接著便動手開工。
每款袋子上都會附上負責的婦女簽名,寓意每個手袋均是全人手做及獨一無二。
目前她們造了約二十多款圖案,應用於手袋、totebag、錢包等。
長官林鄭月娥都曾光顧支持一班婦女的手工作品。

領呔最常見款式?

領呔款式千變萬化,但根據一班婦女的經驗,原來收集回來的領呔款式,以動物花紋居多,如雞、鴨都常見,推斷是新年款式,但因難以「carry」而被捐贈出來。

社區藝術作品展「帶」路同行展覽
日期:即日至2018年1月27日
時間:11:00 – 20:00 (星期三除外)
地點:香港赤鱲角香港國際機場暢達路9號富豪機場酒店二樓 「富豪酒店獨家呈獻大華銀行藝術空間」

#588
TEXT: Ellie
PHOTO: Franky、富豪酒店獨家呈獻大華銀行藝術空間、愛連心提供、網上圖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