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冰川啟示錄

2020-05-05

回想南極之旅,旅遊兼保育達人上田莉棋坦言每刻都是感動,「一覺醒來走出露台,看到整座巨型冰川出現你眼前已夠感動,如果靜心聆聽你可聽到鯨魚深沉的嘆氣聲、清翠的企鵝跳水聲、還有仿如行雷的冰川震動聲、雪崩聲。如果你懂得欣賞大自然之美,在南極的每一刻都是畢身難忘。」

地球之母的美令人動容,南極與大我們密不可分的關係亦叫上田觸動,「除了冰川融化,令低漥國家、小島面臨水浸這些基本知識外,原來冰的數量對於整體氣溫、海流溫度有很大影響。南極冰川融化帶來更多凍海水流向較熱的印度洋,產生大量濕氣,形成雨水。表面上對當地的植物帶來好處,但間接加速氣候暖化,令北極冰雪融化,為北極熊帶來極大壞處。原來一陣暖風吹來的背後,隱藏日著很多地球的秘密。」這次的南極之旅帶來想像以外的觸動,令她更明白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進激的同艇俄羅斯團友為了拍照,幾乎將坐艇頭的上田送入於冰川上裝睡的食蟹海豹口,如此危險舉動,切勿模仿。
於勒梅爾海峽(Lemaire Channel)的冰海划艇,可近距離目睹冰川正在一滴一滴融化。
據科學家分析,較年輕的冰山內藏較多氣泡,,較年老的冰山則藏有較少氣泡,故在陽光照射下,前者會相對較白,後者則相對較藍。

守護淨土tips

面對極個香港面積大小的冰川融化,身在香港的我們又能使些甚麼?上田有以下貼士,讓你我為南極出一分力!

旅遊南極篇:
1.假如以郵輪前往南極,請選擇環保性能較佳的,碳排放較少的郵輪,以減少對當地生態的直接影響。

2.不要超越工作人員劃下的旅遊範圍,更不要捉摸當地的任何生物,以免將病毒傳播給牠們。

日常生活篇:

1.磷蝦是企鵝、鯨魚等海洋生物的主要食糧。不要購買磷蝦製品,一方面可保障海洋生物有足夠糧食,亦可維持生態平衡。

2.避免使用塑膠製品,減少微塑膠以及毒素深入海洋,避免破壞海洋環境,影響海洋生態。

3.即使疫情肆虐,也不要濫用清潔用品,減少使用消毒濕紙巾及滴路等對嚴重污染海洋的清潔劑。

4. 購買外賣可自攜環保食物盒,減少微塑膠的產生,減少對海洋生態的破壞。

上田莉棋, Riki,

日台混血兒,土生土長香港人,旅遊記者出身,現職自由旅遊作家及旅遊設計師。熱愛旅遊與動物,曾遠卦厄瓜多爾納米比亞、南非及馬拉威擔任動物義工,更著有《別讓世界只剩下動物園:我在非洲野生動物保育現場》一書,致力以文字推廣動物保育。

TEXT : MITTY                     
PHOTO:上田莉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