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不只是給孩童的讀物,由全女班創作及繪畫的24本香港原創繪本,一群女子以畫筆繪畫出她們想訴說的故事,展覽展出二十多本原創繪本及圖畫原作。大小朋友都能受到觸動,全部繪本現於油麻地kubrick書店展示。其中舞蹈藝術家麥琬思(Mercy)創作繪本《黑洞》探討生命,將真實慾望表達,生命的價值不在乎擁有什麼,而在乎以「愛」填滿那個藏於各人心底的慾望黑洞!


作為舞蹈藝術家及藝術教育工作者的麥琬思(Mercy),今次創作繪本《黑洞》一書,從未有出書經驗的她,在疫情期間參與製作繪本課程,成為她創作的起始:「因疫情令每天的時間變多,之前曾看過一本書,人死前會有什麼想實現,想在生命中完成。而我心入面,一直想做的清單,是很想擁有自己的繪本。」
自少學舞、也是藝術學院導師,雖已集十八般武藝於一身,Mercy指畫畫不是自己專長的範疇,一開始也有困難度:「早已構思好想做一本生命的書,但故事呈現的方式,要花時間去構思,我開始在文字、學習構圖下功夫,慢慢學習基本顏料運用,也練習水彩的技巧。」

這個年代,慾望就像黑洞,你我都被它的引力綁架。她開始想到以黑洞作為主題,將慾望呈現出來,黑洞是一種力量連光都會吸入去。Mercy說:「最初以太空、黑洞形容,就像人類無盡慾望,會不停被吸進去,到底人是化灰或去了那兒?」概念逐漸成形,Mercy以長在每個人的身體上黑洞, 形容生命是很虛空的。
當人類的慾望無窮無盡,發展出無窮無盡的黑洞:「為了得到別人讚同而沒有了自己,完成了一個慾望,一直追,但會不會生多幾個出嚟?」


繪本中的真實,也讓人產生共鳴感 。Mercy以說簡單的線條與畫風,畫出城市人的空虛與慾望,也在說社會問題:「就像地產住屋問題,對我們來說是一個大窿,是無止境的追求。」在日常生活,上下班時乘搭不同交通工具上,大家的感覺都是空洞而冰冷,搭地鐵大家低頭按手機,像沒有靈魂一樣。


而穿上藍旗袍的她為主角,她說:「我們都可能曾是失去靈魂的人,一生人都去捉,捉不到的東西,就如眼前的手袋、奢侈品,特別是難捉到的、或是放到高處,大家都會想伸長手、跳起和爭奪!」
Mercy指自己以前會不停想學習不同知識,讀了一個課程接一個:「會反思追尋學識就是要不停去讀、追求?後來發現我是透過追學問,在過程中找到自己,在其他人身上找到大家不同的有趣觀點,發現大家的視野不同,而從中得到滿足感。這也是不停追和填補自己想要的慾望。」

而你體驗愛又是怎樣?或者不是看物質的豐富,而是看活著的意義。反思追尋生命意義的過程,透過今次的創作,「或者會發現,最想要不是名牌袋或住大屋。對我而言,或許是有一隻受傷的貓獲得拯救而開心。」生命的價值不在乎擁有什麼,而在乎以「愛」填滿那個藏於各人心底的慾望黑洞。
每個人都有失落、逆境的時候,就看你是如何轉化的,更不好的事,如果思想正向,可以將很多事轉化成有動力,有意義的事。「在繪本中,本來我也有一個大黑洞,但希望用愛心行事,可以將這個大窿縮小。生命不只是收取,也要先付出,感染到其他人,別人的生命有改變,也會有滿足感。」
繪本上封面的花鈕,是代表香港特色,也成為代表Mercy的畢業作品,訴說生命的書,讓大家有所反思。

《女子繪力》香港本地原創繪本展
日期:即日起至2月28日
時間:11am – 7pm
地點:kubrick (油麻地眾坊街3號駿發花園H2地舖)
門票:免費
Text:Twinkie
Photo:部份由受訪者提供、Tant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