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傳統手藝:手做絲綿被

2020-12-13

手做絲綿被工序繁複,拉絲綿要兩個人才拉得開,再用磨盤反覆來回壓磨,須花上半日時間才能做好一張被。協義興繡莊的第2代傳人林美倩(四姨)說,一天最多只可做2張,唯近年買絲綿被的人減少,一年只做幾十張被。

無價的繁複工序

絲綿被的價錢是以斤計算,協義興繡莊售賣的絲綿被每斤售HK$680,明碼實價。四姨說,香港的冬天不算太冷,一張單人被用3至4斤絲綿便夠,雙人被則要5至6斤,亦可以做1斤的絲綿被作冷氣被用。另外,絲綿被亦有半絲綿款式,即是以棉花作被心,外面以絲綿包裹,價錢較為相宜,但被子會比較重。

「手做一張絲綿被最少要花4、5小時,拉絲綿時要用『陰力』拉鬆,拉鬆了才有厚度,夠厚才會保暖又透氣,然後一絲一絲交疊鋪起來,同時要對好尺寸,再用磨盤在絲綿上轉壓,不斷重複步驟,直至令各層絲綿融合在一起,過程不僅費力氣,也是精細活兒,而且這些工序都無法以機器代替。」四姨說。

一步一步 手做絲綿被

製作手做絲綿被可分為6個步驟:

1. 首先將袋形的「豬肚綿」絲綿從中間翻開,逐片套在膝上。

2. 取出絲綿後在中間剪開再攤平,用秤量出所需的重量。

3. 將絲綿逐片拉開,拉鬆成長方形,在床板上連續鋪疊3層,作為被子內層之用。

4. 把已拉鬆至網狀的絲綿包裹內層絲綿作鞏固之用。

5. 用磨盤在絲綿上反覆來回打轉壓磨,令各層絲綿平伏及融合在一起,同時撫平角落及邊緣位置。

6. 入被袋後就可「行被」,即用針線縫合絲綿及被袋,便大功告成。

林美倩(四姨)

協義興繡莊第2代傳人,多年來堅持親手製作一張張絲綿被,以雙手製作溫暖。

TEXT:EUNICE
PHOTO:KIU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