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夠絕望,尚可更絕望。」每次提起傅珮嘉(Maggie),這兩句歌詞總會不期然在腦海閃過。傅珮嘉和「絕」之間,彼此好像早已融為一體,連她最近推出的歌曲《絕望元年》,歌名同樣有個「絕」字。
哀莫大於心死,假若傷心絕望至此,還可以期盼些甚麼呢?因為絕望,曾經出走台灣的Maggie,卻說「絕到盡頭就是曙光」,18年後再「絕」一趟,慘情歌其實也能發放它的正面訊息。

絕望盡頭見曙光
傅珮嘉與黃偉文(Wyman)配搭,成就過經典的慘情歌《絕》,今年兩人再度合作推出《絕望元年》,難免令人想起兩者的關係。從歌詞的表面意思,自然令人覺得是首「比絕更絕」的歌曲,但Maggie卻說這並非刻意安排,歌曲背後更帶著正面訊息。「最初我只跟Wyman說,自己想唱首情歌,並非特地要寫《絕》的延續,由Wyman發揮成《絕望元年》,感覺就似代表著情感上的成長。一個人最傷心的時候,就是連感覺也再沒有,但這種不能發洩的絕望,始終有天會走到盡頭。很多人問我,為何這般幸福還要唱慘情歌,但正因為我以前是個很情緒化、容易陷入低潮的人,最後我還是能走過來,所以由我來唱慘情歌,其實最適合不過。」

任性出走再回家
Maggie的絕望低潮,來自失去寫歌的靈感,令身為唱作歌手的她試過崩潰,後來更決定出走台灣,到當地重新感受生活,才發覺原來一直也忽略了自己。「當歌手的時候,凡事都有人安排好,一切像個『生活白痴』,在台灣的生活卻讓我學會計劃,也令我發覺娛樂圈以外,原來還有很多有趣事。我在台灣做過很多跟音樂無關的事,例如第一次正式打工,在朋友的古董店裡工作,雖然來回車程近四小時,但那份感覺卻很實在,讓我能好好感受生活,從中找回自己,更訓練到我後來做獨立音樂,如何為自己籌劃時間表。」

在台灣生活的最大得著,除了讓自己重新出發外,更讓Maggie遇上現在的丈夫,並組織家庭誕下小朋友,也是這個小寶貝的誕生,令Maggie重拾歌手身分。「我自覺人生最幸運的事情,就是能遇上我的丈夫。他跟我的性格完全相反,是個正面得認為凡事也能解決的人,對我有很多影響。當小朋友出世以後,也使我有動力再次做回歌手,因為我明白到要好好教導小孩,首先自己要成為一個更好的人,而我也希望假如小孩他朝有夢想追的話,自己也能成做個好榜樣。」對於此刻的Maggie而言,再以歌手身分跟香港觀眾見面,目的已不再是要討好甚麼人,而是希望唱出大家的故事,讓樂迷在當中找到共鳴。
TEXT:C LONG
PHOTO:NICK、互聯網圖片
Hair: Ason Wong@HAIR(Festival Wa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