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佛心假蛋

2018-02-14

上月尾,假蛋襲港。這種不必出自雞身上的植物「蛋」來自食物科技初創企業JUST,它並非讓你吃遍整個元素週期表的「黑心食物」,而是為卵生動物和人類健康、福祉著想的創新食物,說是佛心假蛋也不為過。最近本港的Green Common就成了全球首個美國以外,能夠品嘗它的地方。

種豆得蛋

植物蛋照燒碗鋪上七彩材料,軟滑炒「蛋」配合清爽的甘筍、西蘭花等,口感豐富又有營養。

港人即使再懼怕膽固醇,亦照樣無蛋不歡,西煎雙蛋、火腿奄列、番茄炒蛋等都是不少人的家常菜。不過好消息來了,植物蛋Just Scramble與真蛋蛋白質含量相近,膽固醇和飽和脂肪卻遠比真蛋少。因為植物蛋不含半點動物成分,主要是萃取自綠豆,加入薑黃、紅蘿蔔、芥花籽油等成分。食物科技初創企業JUST(前稱Hampton Creek)的團隊從53個國家的植物中,用機器學習系統(machine-learning)分析各種植物的分子特性,試驗當中數千種植物,有些下鍋後就人間蒸發,有些則顏色變得「鬼五馬六」,最後發現綠豆的蛋白質最能做到像雞蛋遇熱時的凝膠效果(gelation)。CEO Josh Tetrick說:「我們沒有發明綠豆,人類吃了它數千年,我們只是用新角度發現了它的特質,令食物生產可以變得不一樣。」在創意的灌溉下,種豆其實不一定只能得豆。

豆味蛋

Just Scramble蛋液比真正蛋液稀得多,只比水濃稠一點,但遇熱一樣凝固成炒蛋狀。

讀者最關心必是植物蛋的味道、口感。植物蛋全無蛋的成分,自然不會有蛋的味道,反而有種淡淡的豆味,吞嚥後舌上、喉頭的餘韻也頗像飲畢豆漿,味道與黑松露尤其匹配。至於口感,炒得剛剛好時,軟滑口感不輸真蛋;煮太久時,亦真的如蛋餅般堅實。此產品有名你叫””scramble””,自然最適宜拿來炒蛋,因此奄列、蛋炒飯、番茄炒蛋等菜式都難不倒它。不過不直接於火上加熱(如:蒸水蛋)或會露出雞蛋真面目(如:溏心蛋、荷包蛋)的菜式就暫時未能做到。不過作為不須以母雞健康作代價的新奇雞蛋代替品,實在可以一戰。

Just Scramble還未公開零售蛋液,要吃的話就要試試Green Common推出的「植物蛋超人早餐」(前)和「植物蛋照燒碗」(後)了。
metro Pop #595
Text:Chelsea
Photo: Wai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