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愛情之前,愛情文學讓我們認識情為何物,滿足我們對愛情的憧憬與想像,所以在生命的旅途上,愛情文學總是重要的讀物。 但怎樣才稱得上一本好的愛情文學?我們邀請了愛情小說作家王貽興與南方舞廳,和你談一場「戀愛」,細說愛情文學!
暢銷不代表一切
何謂好的愛情文學,各人有各人的標準,王貽興首先探討「好」的定義。「好的定義可以很不同,舉例說,大家也喜歡看幻海奇情,或者有錢哥兒與貧窮女生相戀的故事,但這些故事很離地,卻又充滿戲劇性,所以很暢銷,而暢銷就是一本好的愛情文學嗎?不一定。」飛上枝頭變鳳凰的愛情故事總在亞洲大行其道,不少更被改篇成賣座影視作品,但在外國,愛情文學就包含更多元素。「雖然外國的愛情故事也會有低下階層與上流人士相愛的情節,但所佔篇幅會較少,反而更多著墨在其他生命的議題,探討人生,用每個角色寓意生命中的不同關係。」

每位創作人都曾被啟發,為王貽興帶來啟發的,就有亦舒。「亦舒的作品總在流露一份中產味道,在那個流行劇情可歌可泣的年代,她卻不賣弄煽情,不會說主角有多可憐,反而每位角色都活出自己,用前衛的生活態度迎接每段遭遇,令我發現愛情小說原來可以這樣寫。」愛情文學,不一定只談情說愛。

你、我、他都是瑪嘉烈與大衛
共鳴,是一本好的愛情文學要備有的條件,而南方舞廳鍾情的愛情文學,有《戀人絮語》。「好的愛情文學需要貼地、易讀、有共鳴。Roland Barthes的《戀人絮語》便做到這三點,而且這本書寫出了不同的愛情面貌,猶像一本愛情哲學書,每個人都可以對號入座。」愛情是說不完的題材,而出色的愛情文學,總會讓我們看見生活,看見自已。

因為達明一派的歌,她選用了「南方舞廳」作為筆名,因為「瑪嘉烈與大衛」,她說出了現代人的愛情觀。「我們身邊每個人都是瑪嘉烈和大衛,他們過著平凡的生活,會遇上我們經歷的問題,所以他們的故事反映著我們的現實。」透過瑪嘉烈與大衛,不少人也從中得到共鳴,而所謂的共鳴,其實是什麼?「愛情就是兩個本來不相干的人走在一起,然後磨合出一套相處之道,所以當中一定會出現問題,瑪嘉烈與大衛就是把各大小問題演繹出來,讀者和觀眾對情節感到似曾相識,就是被勾起了共鳴。」能夠提出問題,然後給予答案,這就是一本可以陪著你成長的愛情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