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換季,總會打開衣櫥整理一下已經過季的衣服。有一些可能只穿了數次,有一些甚至還未開封,想留待下年重穿或許已經過時。看著堆積如山的衣服,心裡有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感覺。阿 Yen 和 Yuki 因為感同身受,開始替人「斷捨離」,並建立起一個二手衣物平台「a break 93」,希望這些舊衣物在送往堆填區前能夠有另一條出路。二手衣物除了可以透過永續衣櫥找到新主人外,亦可以加深大眾對二手衣服的了解,明白到二手衣物不只是「夜冷」貨色,而是可以走在潮流尖端,並以永續的模式延長壽命,藉此讓大眾建立起減廢的新生活模式。

「斷捨離」的反思
以前,阿 Yen 跟大多數人一樣追求時尚,喜歡買「靚衫」,家中堆積的衣物愈來愈多。直至數年前,朋友兼合夥人Yuki 推介了「斷捨離」始祖山下英子的書給她看之後,阿Yen頓時有一種當頭棒喝的感覺,讓她深切反省到「為甚麼我要有這麼多衣服?」,便開始了「斷捨離」的生活。阿 Yen解釋:「斷捨離裡的斷,是指要丟掉不再適合自己或已破爛的東西;捨,是要捨得放下一些外表新淨,但現階段已不再需要或從來不需要的東西;離,是要離開浪費的生活習慣,不要再重蹈覆轍。」她們為客人提供上門「斷捨離」的服務,阿Yen 形容這是陪伴他們走過一次又一次的心靈旅程。她們會向客人提供建議和指引,但最終還是要靠客人願意以「捨得」的心態把衣物送走。「曾經有一位客人,家中留著很多過世了的母親的衣物,全部都已經發霉、發黃,我便開導她想念一個人不用留著她的衣服,而是應該留在心中。」她們發現大部分人想「斷捨離」的原因,是因為人生進入另一個階段,可能是轉工、移民,或當上了父母,在展開新生活前,先跟舊生活道別。

舊衣物的永續衣櫥
替客人「斷捨離」後,阿 Yen 和 Yuki 會把一些品質和狀態仍然良好的舊衣服帶回店中,等待新主人把它們帶回家。她們形容「a break 93」是回收舊衣物的永續衣櫥 ,Yuki 認為:「永續時尚,就是把一件衣服從一個人的手中,傳到另一個人的手中,從而變出不同的風格,並透過不斷的變化永續下去。」阿 Yen 覺得:「永續就是當衣物完成了一個階段的使命後,去幫助下一個主人,踏入新的階段,透過每一次的重新出發,延長那件衣服的壽命。」而稱之為衣櫥,是因為她們想鼓勵客人隨便試衣服,就像在家中衣櫥前嘗試百變造型一樣,配合她們提供的造型指導,希望大家可以透過二手時尚多點嘗試不同的風格。

回收回來的衣物大多是8成新或全新,質量媲美一手衣物。
二手衣物是時尚的另一種選項
雖說是永續時尚,但她們說大眾的第一反應通常會問:「這是二手衫?」,而且對於二手衣物存有疑慮,阿 Yen 和 Yuki 最常聽到的問題是:「是不是『死人衫』?衣服從哪裡來?賣二手衣物你們豈不是無本生利?」大眾對二手衫存在顧慮,很多時候是源於不了解。阿 Yen 和 Yuki 認為,很多人覺得二手貨物等於價錢便宜和已耗損的爛東西,或者是一些名牌服飾以二手低價轉讓,但其實二手衣物可以是時尚服裝的另一種選擇,在同一個地方,蒐集了風格各異的衣服,賣家把舊衣物帶來尋找新主人,買家把衣物帶回家開展另一段旅程,是人與人之間透過衣物分享「心頭好」的永續過程,就像跟親朋好友交換衣服穿著一樣。

2位創辦人和店員同時也是店裡的造型師,非常樂意為客人提供造型建議。
二手衣物不是垃圾
因為不同人對二手衣物的理解不一樣,並不時會造成誤會。她們試過收到一大袋二手物件,袋中除了衣服,還有嬰兒奶瓶和塑膠水樽;又試過有人把已經發黃的內衣褲帶來寄賣。她們笑言:「好像被當成垃圾回收站了!」除了因為衛生考量而不回收內衣褲,她們也坦言目前暫不回收嬰兒服飾和男裝,「因為女性衣物已經是最容易入手的,但當大眾對女性二手衣物仍然存在很多顧慮的時候,男裝和嬰兒服飾更難令人接受,我們只能一步一步走。
因為支持,所以堅持
雖然近年愈來愈多人關注綠色生活,然而在香港推廣永續時尚的路,仍然很崎嶇。她們覺得最重要的是大眾的支持,「很多人覺得外國的永續時尚做得很好,但這是因為很多當地人都身體力行支持環保產業,我們也很感激支持者,是他們一直支撐著我們。」雖然綠色消費在香港不算十分普及,但她們也寄語同業們不要放棄,為了支持者要繼續堅持下去。

店員 Connie 非常喜歡「升級再造」,有時會把賣不出去的衣物做成小袋子或其他配飾。

店內設有「漂書角」,可以拿走或放下舊書。

Yen(左)& Yuki(右)
「a break 93」 創辦人
Text:Lorraine
Photo:K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