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香水產品數之不盡,今回筆者要介紹的,是一個無比特別的香水品牌。帶著創辦人的旅行故事,誕生在創意爆棚的六十年代,Diptyque代表的除了藝術,還有六十年代的各種經典。 很多人留意到,diptyque每款香水標籤貼紙上的畫作都不一樣,因為每個味道背後,都承載了一段故事,而標籤上的畫,則是將這件故事發生的時、地、人以藝術形式表現出來。現在就來認識一下幾款diptyque經典香水標籤上的故事吧。

由文青詮釋的香味
香水是一種神秘的存在,看得到實體,聞起來卻虛無,又可令每人都有各自的幻想。關於香水的創作,除了有BBC拍攝的紀錄片外,亦有相當著名的一部由Tom Tykwer導的電影“Perfume: The Story of a Murderer”,電影中有一幕,男主角穿梭在法國街頭,聞到街上各種事物散發的味道,像發現新世界一樣,著迷於著這些混亂的氣味之中。
研究表示,人類可以感覺到的味道超過十萬種。但說起香水一定會想到法國,這裡有不少知名香水世家和調香師。然而diptyque與眾不同的是,雖然是香氛品牌,創辦人卻都非調香專業出身。室內設計師Christiane Gautrot、畫家Desmond Knox-Leet及劇院佈景師Yves Coueslant,這三位從事藝術、設計工作的文青,創立了diptyque。

令人看不懂的設計
承認吧,當你第一眼看到diptyque瓶身標籤設計時,一定沒看懂,甚至連品牌的讀音也無法確定吧?這是正常的,皆因瓶身上那些讓人摸不著頭腦、排序混亂的字母,是一種密碼。因為創辦人之一Desmond曾於二戰時在Bletchley Park待過一段時間,Bletchley Park曾是二戰時期,英國政府進行密碼解讀的主要地方。所以Desmond故意將這些字母以跳躍方式排列,就如密碼一般充滿神秘感,這也成為品牌的代表元素之一。而至於橢圓形的設計,其實是源於十八世紀時的胸章,橢圓形是古羅馬禁衛軍所使用的盾牌形狀,也是由Desmond於1963年所設計於布料上的禁衛軍圖案而來。
熟悉diptyque的讀者就會知道,標籤外圍環繞成圓形的字 34 Boulevard Saint Germain,是品牌創始店地址。在包裝上印地址倒無特別之處,但印得如此充滿藝術感之餘又令人一點也不抗拒,可就不容易了。
除了標籤設計外,瓶身與品牌名稱的設計也有一段故事。話說diptyque源自diptych,在古羅馬語中意為一幅被分割為兩半同等大小的畫(亦被稱作雙折畫),各部分畫板內外均有畫作,是一種互相呼應又獨立的藝術形式,不僅保持了宗教類畫作的神聖性,亦便於隱藏敏感內容。而當時diptyque創始店中,剛好有兩扇同樣大小的窗戶,面朝兩個不同方向,彷如一幅打開的diptych畫作,他們便一致決定以diptyque命名。所以後來瓶身的標籤設計也遵循這一原則,前後相對應的橢圓形貼紙,看似相同卻又擁有不同的內容。每個瓶身上的畫作,都代表著一段故事、回憶、地點或靈感來源。令人驚歎,這小小一瓶香水,細節中竟隱藏了如此多藝術元素。

關於味道的故事
1960年代的歐洲,品味美學與潮流趨勢改朝換代,無論是時裝、設計、音樂或語言,都風起雲湧、煥變新貌。由新浪潮到波普藝術,又或巴黎正進行得如火如荼的學生運動,都在影響著社會甚至改變著世界。然而也正是在一個如此動蕩、充滿變革與創新的時代背景下, diptyque第一款香水L’EAU,於1968年春天誕生了,它打破了傳統男、女香的分界,無分性別,開創了新一代香氛製作潮流。


1968 L’EAU 追溯時間
由創辦人之一Desmond所調配並親自作畫,融合了花香與木香,是對香料的致敬及中世紀香氛(紫玫瑰、肉桂、橙香、丁香)的緬懷,亦是對一種古代藝術的復興。從他那些日以繼夜的畫作,和色彩斑斕的私人珍藏物件中獲取而來的香味靈感,源於藝術家直覺的味道。這款淡香水說不清是代表過去還是未來,亦不代表男或女,是一種嶄新的香味。自此產品問世以來,打後品牌所有香氛都帶有“O”音或“EAU”這個單字。

1975 L’EAU TROIS 三的秘密
打開位於希臘阿索斯山頂的修道院大門,灌木樹脂清香夾雜著祭祀時焚燒沒藥樹木留下的氣息撲鼻而來,人們常說含辛木香的樹脂香調能舒緩心靈、帶來寧靜,正如希臘傳說中三位皇帝會悄然降臨,為世人送來沒藥、焚香與黃金。然而此款香水的名稱至今仍是個謎,TROIS的三到底是代表三位皇帝、三位創辦人還是品牌第三款香水?


1983 L’OMBRE DANS L’EAU 朋友之手
是最先將花香及果香融合的香氛之一,靈感源自調香師Serge Kalouguine的一位朋友。某天她將玫瑰與黑加侖子採摘回來時,準備製作果醬和玫瑰花束,無意間將雙手放在臉旁,這兩種植物的香氣融為一體、令人驚艷。Serge遂捕捉及保留每個香氣層次,創造出這款相當暢銷的香水。

2005 DO SON 越南海邊的回憶
創辦人之一Yves Coueslant兒時曾於越南下龍灣的海邊度過夏日,他父親於當地一個偏遠小鎮Do Son內建造了一座亭子。那裡空氣清涼舒適,不似海防市港口般潮濕酷熱。輕拂的海風帶來攝人心魄的晚香玉香氣,和他母親鍾愛的柔和香料味道,便誕生出這款香水,代表了Yves於印尼半島的童年回憶。

2011 TRENTE-QUATRE BOULEVARD SAINT GERMAIN 創始店之味
源於一個瘋狂想法:捕捉品牌位於聖日爾曼大道34號精品店內瀰漫的獨特香氣,將之調製成香氛作品。整間店的氣味靈魂都濃縮在這小小瓶中,當中包括傢具與地氈的辛香、琥珀與木質香調,還有店內的香氛蠟燭與香水產品的味道。每個地方的室內總有其獨特氛圍,要將其轉為香氣卻極為困難。品牌以真空萃取法,巧妙的實現了這一瘋狂構想。

2012 VOLUTES 記憶中優雅的女士們
這是一瓶屬於Yves Coueslant的童年回憶,1930年,在一艘連接馬賽與西貢的客輪上,樂隊在大廳演奏華爾茲及查爾斯頓舞曲,身穿晚禮服的女士們站在上層甲板,手裡拿著香煙盒。從她們手中的埃及煙草散發的誘惑氣味,與胭脂水粉合而為一,成為了這瓶香水的靈感。

2018 TEMPO 時隔五十年的致敬
六十年代藝術界新舊交替,來自東方的廣藿香香水大行其道,嬉皮士將其視為革新與自由的象徵,也是代表愛與和平精神的「花兒運動」的標誌。這款香水是為致敬五十年前第一款香水而生,以純木調結合三種不同的廣藿香精華,並以一抹紫羅蘭葉加深層次,代表新時代的時間與節奏。

2018 FLEUR DE PEAU 迷幻的戀人
創作靈感源自六十年代盛行的香氛原材料麝香,麝香被形容為肌膚的味道,就像戀人身上的味道一般令人眷戀。瓶身畫作來自插畫師Dimitri Rybaltchenko,畫作靈感源於“psychedelic”(迷幻)一詞,這詞來自古希臘文化:美麗的人間公主愛上維納斯的兒子,他們在睡夢中緊緊相擁,經過無數歷練,終誕下名為“Voluptuousness”的女孩並幸福的一起生活,代表一場愛與靈魂的結合。
TEXT-CHUCK
PHOTO-網絡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