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二十四節氣:春分
濕氣重 易春困疲勞

2022-03-19

受一股潮濕的海洋氣流影響,近日天氣變得溫暖潮濕,不少人更急不及待換上夏季裝束,準備把冬衣收起。然而,一道冷鋒將會在下周中期抵達華南,天文台預料氣溫會降至最低14°C,換季還未是時候!其實忽冷忽熱的天氣,正好是春分的特色。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意思就是開始踏入晝夜均等、寒溫各半的日子,天氣開始回暖,卻又乍暖還寒,雨水漸漸增多,空氣變得非常潮濕,臨近春分這幾天的相對濕度就高達95%。

運動過多 陽氣不足

正所謂:「春眠不覺曉」,假如最近經常覺得疲倦,睡醒後依然頭昏腦脹,實屬春困的正常現象。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冬天的時候,人體會將精血封藏在腎臟之中,而春天則是萬物生長的季節,陽氣始生,人體亦然。經過寒冷的冬天,陽氣從收藏狀態開始萌芽,若冬天未能充分讓身體的氣血得以收藏,陽氣升就會動力不足,未能升發到人體的頭腦,就會出現身體疲乏、精神不振等春困症狀。同時,還會有手足冰冷,比常人怕冷等陽氣不足的表現。

冬天時進行過多劇烈運動,精神過度活躍沒有得到充分休息,春天陽氣升發時就會欠缺動力。

濕氣太重 渾身不適

除了陽氣不足外,導致春困的原因還有兩種,第一就是「濕重」。濕氣有礙陽氣升發,而香港氣候一向偏濕,春天尤甚,對身體也會帶來不同影響,最常見的就是濕疹發作,同時亦會令人容易感到困倦乏力、頭身重墜、食慾不振、大便不成形等,而這些都是中醫常說的「濕症」。除此之外,「濕」更會引發舊患,例如加重關節炎、鼻敏感的症狀,亦有機會令哮喘復發等。另一個原因,則與在新年期間,進食得太多難消化的食物有關。這類食物都會影響脾臟運化水濕的功能,令濕氣從內而發,容易變得疲倦和精神不振。

內濕太重不但會令人感到疲倦乏力,更容易引致濕疹復發。

天氣潮濕,再加上經常進食難消化的食物,同樣是春困的成因。

了解春困的成因後,關醫師將會在下一篇分享春困的應對之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