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日漸荒亂,連習慣了太平盛世的香港人也開始儲糧防災。談到防災食品,當然以日本的最為有名,除了是因為日本地震、天災連連外,也因為日本人對食物的要求愈來愈高,當中更有產品能存放25年之久,甚至設立防災食品大獎,用作表揚出色的產品設計。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看看日本防災食品的二三事。
何為防災食品?
防災食品是一種可長時間保存、具營養價值的加工食物,於災難發生前預先儲存在家中,當不幸遇上災害時可用作應急果腹。日本人稱防災食品為「災害食」、「非常食」、「防災食」,其要求符合「可保存6個月」和「可常溫食用」。不少防災食品的可食用期更為3至5 年,部分防災蓋飯更聲稱可存放7年,而不減美味。
防災食品發展史
因應日本頻繁的地震、颱風等天災,日本人也會在家中準備一個「避難包」,內有防災食品、衛生和保暖用品。從前的防災食品多為壓縮餅乾和米飯罐頭,味道不討好,只以較久保存期和充飢為生產目的,大家往往把它們放至過期,最後棄掉,非常浪費。
不過經過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和2011年的「311大地震」後,防災食品有了重大演變,皆因不少災民表示渴望在危險中能以熱食充飢,故防災食品由以往只重視「打開即食」,進化成較為人性的窩心熱食,只需以發熱包加熱,等待十數分鐘即享用的防災食品亦應運而生。

從前的防災食品多為餅乾,味道一般。

RESCUE FOODS推出了一系列附有發熱包的防災食品。
防災食品大賞
另一方面,為了鼓勵日本的食品公司研發出更多優良的防災食品,當地的防災安全協會更會舉辦「日本災難食品大賞」。得獎名單當中,又以在「不含食物過敏原」項目中得獎的「美味しい防災食 赤魚の煮付」最為特別,以無大豆製成的醬油來調味,更沒有用上過敏食材,在市面上極為罕見,盡顯於災難中全面照顧每一位災民的心思。

通常防災食品的包裝上都會列明含有哪些食物過敏原,最常見的有七種,包括花生、蛋、奶等等。
保鮮15年的泉水
至於生存不可缺少的食水,亦有防災版,一般樽裝水只有數個月至1年的保存期限,而日本就有可保存15年的樽裝水。這款名為麗水的「防災水」,採用來自無菌的北海道羊蹄山的天然泉水,其入樽過程不會接觸到空氣,加上瓶蓋部分經收縮膜處理,能安全地長期保存。另外,根據東京都歸宅困難對策條例,每個人1日所需的食水為3公升,以必需儲備3日份的量為計,一個4人家庭便需在家中儲存36公升的食水,才足夠應付突如其來的災害。

聲稱可保存15年的瓶裝水,是現今日本可保存最久的「防災水」。
25年的鮮味
為了減少更新防災食品所帶來的煩惱,日本SEI SHOP更發明可存放25年之久的終極版,推出新鮮野菜煮、雞肉意大利飯、蝦仁意大利飯,採用冷凍乾燥技術製成,以真空狀態保存,只需注入熱水,就能品嚐到色香味皆如初的美味。但是,保存期限愈長,價格亦愈高,其售價約3千多日元,即二百多元港幣,雖然偏貴,但若在落難時能嚐到一口溫熱美食,絕對值得。

SEI SHOP推出了一共5款,能保存25年的防災罐頭。
貼心清真系列
出名細心的日本人,還推出「清真」防災食品。由日本尾西食品推出的Onisi Alpha Rice,當中的「四種蘑菇拌飯」、「竹荀蘑茹伴飯」等口味均經過了清真認證,前者以四種蘑菇製成;後者則以湯料特地醃製竹荀,再加入蘑菇當中。它們都符合伊斯蘭教規條,照顧在日伊斯蘭教徒的需要。假如對防災食品有興趣,可從網上購入作儲備,為將來可能發生的突發事情作好準備。

「四種蘑茹伴飯」,四種蘑茹包括山毛櫸蘑菇、椎茸、滑子菇以及雲耳菇。
TEXT:ONYX
PHOTO:網絡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