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運動所需的器材簡便,只要兩塊球拍、一個乒乓球、一張長枱便可與朋友來一場比賽。
本地藝術家陳濬人(Adonian)在2016年設計出一張顛覆了傳統的圓形乒乓球桌《乒兵乓》,打破乒乓球二人對立的規則。2019年1月他更萌生出一個意念,要把乒乓球桌升級成樂器,於是設計出《回彈的迴響》,讓大家在做運動之餘,又能彈奏一首動人樂章。
運動與音樂的合奏
《回彈的迴響》是Adonian於6月初開幕的「非凡!屯門河」藝術計劃中創作的作品,這座「樂器」設於屯門杯渡路(南)休憩公園的一角,乒乓球桌呈8字形,以常見的水磨石建成,桌面則裝有鋼片,當乒乓球跌落桌面時,便能敲擊出不同的音調。玩家每次打乒乓球時,都能敲出獨一無二的節奏,令運動變得更有趣味。
Adonian身兼平面設計、字體設計及音樂人三職,他經常反覆練習不同樂章,反思音樂能否變得更隨意率性。於是決定延伸《乒兵乓》的設計,「乒乓球這項球類運動會產生很有趣的節奏感,不看玩家對打也能感受到乒乓球的動向,令我非常好奇這種隨意的節奏與音樂結合的效果。」

無法重奏的旋律
為了把乒乓球桌與鋼片琴結合,Adonian邀請建築師魏忠漢及樂器設計師吳澤霖一同合作,三人反覆為桌面的用料及音色測試,以確保乒乓球桌能發揮日常功能外,乒乓球擊落桌面時也能敲響鋼片。「乒乓球很輕,鋼片要夠薄才能敲出聲響,但鋼片須要一定厚度,才能方便組裝及在公園抵擋日曬雨淋,最終我們花了半年時間,才能達致最佳效果。」

C大調是樂譜中較平穩的音調,因此乒乓球桌上的鋼片也控制在C調內,但當中演奏出來的旋律及節奏則是隨機,玩家也很難重覆彈奏出同樣的樂曲。「這正正能讓大眾去反思這個世界有無限的可能性,就如乒乓球這項簡單的運動,它的玩法及節奏也能打破舊有的框框,出現嶄新的構想。」

公共空間新面貌
香港公共空間的使用率一直偏低,枯燥乏味的環境,大大降低了路人停下腳步的意慾。Adonian同時希望饒富趣味的設計,能為公共空間帶來新面貌,改變大眾的既有印象。「非凡!屯門河」藝術計劃中另涵蓋了雕塑、座椅及編織藝術,為屯門河一帶帶來全新的風貌。
雖然疫情關係,部分公共設施要暫時圍封,而未能親身感受不一樣的屯門河,大家可先透過計劃的Facebook觀賞展品的影片,待疫情受控後,再親身感受藝術家革新公共空間風貌的真正用心。
「非凡!屯門河」藝術計劃
Facebook:https://bit.ly/3lTfrcG

藝術家/音樂人
香港樂隊tfvsjs的吉他手,2009年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設計學院,主修視覺傳達設計。2010年創立叁語設計,專門研究北魏書法及公共空間設計。
PHOTO:ART-OUR IN SI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