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深水埗的一級歷史建築主教山配水庫,近日宣布由12月15日起開放參觀,有興趣的市民可到「深水埗配水庫」網站預約。除了主教山配水庫外,深水埗值得遊歷的地方比比皆是。深水埗,在2020年被英國雜誌《Time Out》選為「全球最型格社區」三甲,又有「New Brooklyn」之稱,但在林林總總的名銜背後,你又可曾深入認識過光環背後的深水埗?於今年11月至12月期間舉行的「設計營商周城區活動」,將會於深水埗舉辦5個重點活動,以「設計」為主題,帶領大家認識該區的地區文化,把可持續發展理念推展至本地創意經濟、歷史文化保育及社區生活三個層面。
街牌實驗室 思考何謂理想生活
「街上有很多標誌,這些標誌通常都是去管理我們的生活,其實會否有另一個角度呢?」這正是由Milk Design 及 Kennifstudio合作舉辦的活動「街牌實驗室」之宗旨。活動包括深水埗導賞團和街牌工作坊兩部分,前者讓參加者了解該區的街牌設計和社區生活,後者則鼓勵大家思考何謂「快樂街道」,並設計出心目中的理想街牌。參加者的作品會進行公眾投票, 得票最高的十款設計將會被設置在深水埗街頭。活動負責人Kennif 和Jenny表示,期望參加者能將通過設計街牌,嘗試由下而上地思考何謂理想的社區生活。

大自然、歷史文化、藝術文化等元素,都是構成理想社區生活的關鍵。

有參加者以深水埗的天際線為靈感創作街牌,提醒大家不要成為「低頭族」,要多留意身邊的風景。

Milk Design 的 Jenny(左)和 Kennifstudio 的 Kennif。
香港字體 X 招牌 24小時美術館
香港的招牌和其上的字體,可說是本地街道上別樹一幟的風景。旲視聽實驗室(又稱旲堂)將以深水埗區內隨處可見的字體和招牌作主題,策劃「Memory Lane 1921- 2021」項目。活動將舉辦一連串設計書籍分享會,並邀請本地字體設計師和招牌匠人參與設計思維工作坊,與公眾探討保育文化的重要性。 此外,旲堂更將舉行「香港招牌」展覽,展示香港招牌近百年的歷史及設計演變。旲堂創辦人Alberto表示,「這是香港唯一一個免費,並且每天24小時開放的藝術館。」

旲堂的「旲」代表“yours”,意指此處歡迎所有人前來。


除了目前的書法、塗鴉等作品外,旲徑(Thy Lane)在12月將會遍布油畫、木雕,以及和由LED、塑膠彩創作的藝術品。



Alberto為意大利人,於8年前創立旲堂,多年來一直舉辦各類型社區放映活動。
深水埗小店、古蹟遊
除了從街牌、招牌、字體三方面了解深水埗外,其實區內還有許多值得一看的小店和古蹟。二次坊將會延續於大埔添恩園展開的「瓜瓜部屋 」項目,邀請時裝設計師洪銘健帶領來自聖公會九龍城青少年綜合服務中心的青年參與「香港製造 」計劃,一眾參加者將到訪深水埗布藝集中地「棚仔」,認識製衣原材料之餘,亦期望教育青年何謂綠色設計與生活。openground則會舉行「布社」計劃,研究深水埗的紡織品 (Soft Goods) 店舖資料,使於2020 年已開始製作的「買料地圖」(Material Map)更臻完美。至於歷史建築的愛好者則不妨參加由東西建築舉辦的「浸入深水『保』—主教山配水庫保育與 VR 虛擬實境」工作坊,活動中將運用 VR 技術將正進行加固工程的一級歷史建築「前深水埗配水庫」(又稱「主教山配水庫」)重現於大家眼前,並邀請建築保育專家分享歷史建築資料,再配合城市定向及討論,運用 3D 掃描把公眾聯想的保育方法悉數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