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中環大館新展覽「希望」|澳洲藝術家Patricia Piccinni 創作!怪誕離奇的跨物種雕塑

2023-05-24

猶記得小時候讀過科幻小說《科學怪人》,對故事內那身形高大、眼窩深陷、脖子上擁有大螺絲的「怪人」,印象尤其深刻,更對他不幸的遭遇心感同情。

最近,中環大館邀請了澳洲藝術家Patricia Piccinini舉辦夏季展覽「希望」,展出了逾50件由她創作的超寫實主義雕塑、繪畫以流動影像作品。她所創作的「異世界怪生物」雕塑,雖有著人形比例和豐富的表情,但可能會長著跨物種的鱗鰭、翅膀或四肢。它們就有如「科學怪人」一樣,或會讓你感到怪誕離奇。

《觀察者》
一名小孩攀爬到一疊疊高的椅子,好奇地往下觀看著房間。孩子象徵著無辜和脆弱,也盛載了人們集體的希望。
《親屬》
紅毛猩猩媽媽的兩名BB,外貌跟人類十分相似。藝術家希望點出動物與人類比大家想像中有更密切的關係。

挑戰大眾對生物學先入為主的觀念

Patricia Piccinini過去曾在世界各地舉辦過多次展覽,當中,最為聞名的超寫實主義雕塑,雖有著人形比例和豐富的表情,但可能會長著跨物種的鱗鰭、翅膀或四肢,就恍似是在實驗室產生出的生物般,既有點像合成體,又有點像「生物機械」的混種,例如是以汽車外殼取代了鱗片的「穿山甲」;擁有豬鼻及豬蹄的「嬰兒」等等,均挑戰了大眾對生物學先入為主的觀念。

《鷹蛋人》
《支撐者》
藝術家想像人類與動物互動的新模式,人類以身體作支撐,為雛鳥建構了一個安穩的環境。
《趴著》
雖是人類嬰兒,卻長有儼如豬鼻的鼻子和豬蹄般的手腳。藝術家想像他是基因工程帶來的產物。
(前)《密切曲線》、(後)《覺醒》

超寫實雕塑 望為觀眾帶來反思

Piccinini的作品多以矽膠、玻璃纖維和毛髮製成,成品細緻,像真度高。身為觀眾的你,或會因而感到有點不安,但其實每一件作品都表達了藝術家對大自然、人工科學、眾生平等的關注,更希望能為觀眾帶來不同的反思,別具意義。

例如展品《棄嬰》,乍看之下是一名外貌異常的「初生嬰兒」,但其實他是基因工程下的產物,希望能引領大家思考科學進步或會帶來的後果;海龜雕塑《清潔工》,頂著的竟是帶有收集垃圾功能的人造甲殼,明顯是為了諷刺海洋污染的問題而創作。至於由數以千計花莖所組成的作品《天野》,原來是藝術家幻想中的器官農場,內裡培育的是用以移植的人體器官。藝術家想藉著這些令人有點困惑的「生物」,表達對科學進步的希冀和焦慮,同時亦流露出她對地球上其他生物的關懷和同理心。

《清潔工》的海龜雕塑,頂著的竟是帶有收集垃圾功能的人造甲殼。藝術家希望大家能正視海洋污染問題。
由數以千計花莖所組成的作品《天野》,原來是藝術家幻想中的器官農場,內裡培育的是用以移植的人體器官,作品暗示了科技的奇蹟與悲哀。
《平衝》

《髮絲》
於賽馬會藝方懸垂自樓高3樓的髮絲,令人不寒而慄。
除了這些前衛的展品之外,大館還安排了職員手捧著毛聳聳的「嬰兒生物」《祭品》,可讓觀眾觸摸,帶來與別不同的體驗。

「希望」
日期: 即日起至2023年9月3日
時間:星期二至日 11:00-19:00(逢星期一休息)
地點:中環大館當代美術 賽馬會藝方一樓、三樓展廳、F倉一樓
門票:
現場 $70/成人、 $60 /優惠;網上  $60/成人 、$50 /優惠

Text:Onyx
Photo:O.T、由主辦單位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