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不為麵包而活:閒散青年的任性背後

2017-12-12

不去拼命工作,在閒暇中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就一定是游手好閒的「廢青」嗎?Petula不為麵包而活,而選擇掌握自己的生活節奏,同樣有各種難處。面對家人的不體諒、生活不穩定,要活得隨心率性,Petula究竟要捨去什麼?

Petula曾到印尼做過義工,現在依然懷念那時簡單美好的生活:五、六點鐘便起床去行山看日出,吃過早餐後做油油漆、教書等工作,工作一樣辛苦吃力,卻讓人滿足。她說那時候的生活完全沒有購物慾。

閒散青年的難處

從大學畢業一年多的Petula,她並沒有像許多人一般去找份穩定正職,而只是靠著一份兼職和freelance的收入過日子。在這樣的時間彈性裡,時間安排得比較好,她可以隨心寫書法,在家放空,現在還可以有一整天的時間去學整蛋糕。Petula對目前的生活還算滿足,只是最大的難處在於,現在的生活方式難以給家用。處於「人人都要拼命工作」的時代價值裡,她時刻感受到年輕人那種無法排解的焦慮:「為什麼你不去找正職?」、「為什麼你掙錢這麼少?」每逢家人和親戚如此追問,都讓她感到不被諒解的壓力。

這樣清淡的生活對Petula來說是過得去的,她盡量在家吃飯,拒絕不必要的社交應酬,除了必須外出的交通費,她基本上沒什麼洗費。
Petula對應酬反感,她坦言無謂寒暄和漫無目的的「吹水」令她疲累。現在的她一個月只會赴2至3次的朋友聚會,「目前生活的另一遺憾是見少了朋友」,她這樣說著。

傾聽內心 隨性而為

Petula之前也對生活充滿拼勁,「我一直很乖,身邊的大人都告訴你長大後要進大學,出來找份好工作努力賺錢,我的腦子裡也一直是這些想法。」但Petula在上海的廣告公司實習後,發現忙碌的世界並不真實,「有時努力工作所得的東西根本並非自己所想。」在大學休學一年期間,Petula在雲南接觸書法,「那時候我試寫毛筆字,手卻不停地抖,我發現我完全無法靜下來,整個人哭了起來。」現在褪去生活的雜質和忙碌,寫書法為她重新找回內心深處的平靜。生活在香港,收入不多的日子並不易過,但她認為隨心更重要:「雖然日子平淡,但我過得心甘情願。跟隨自己的內心,想做就去做吧。」

Petula Tam
90後,掙得少也花得少的低慾望青年,自覺過得平淡但無悔。在學期間曾休學一年,到雲南尋找不一樣的生活可能,畢業後依然不急於投身社會主流,仍然樂於任性度日:「自己的時間鍾意點用都得」。

後記:
在香港,要悠閒過日子著實不易。但在忙碌背後不妨思考,忙碌是為了什麼,從而調整自己的心態。瞎忙與充實只在於一線之間,總是被卡數、保險、供樓追著跑而拼命工作的你,忙得值得嗎?社會標準所說的「悠閒不好」並不必然,其實生活慢慢來,也沒關係。

#586 – Cover Story
TEXT ‧ SNOWY
PHOTO ‧ NICK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