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上環皇后大道西及文咸東街交街處,有一座戰前直角轉角唐樓——「有記合」,估計於1913至1926年間建成,已有近百年歷史。唐樓樓高4層,具有新古典主義建築特色,並於2010年被列為香港三級歷史建築。最近,這幢別具歷史價值的戰前唐樓,竟悄悄化身成社區空間「壹合」,並會連續5個星期開放。空間每日都會安排豐富的活動,讓區內的街坊及上班族免費參與。

全港僅存7幢同類建築
這幢唐樓位於皇后大道西1號,曾是著名燒臘店「有記合臘味家」的所在位置,由業主陳啟明開辦,早前曾與「嘉禾酒廠」合租地下的舖面。其外牆的「有記合」、「金豬」及「臘味」等字樣、「有記合臘味家」水磨石招牌,以及石柱上由書法家區建公提字的北魏體廣告字,均別具特色。它的「騎樓」於樓房前跨行人路而建,亦設有騎樓柱子,同類型建築於香港現時僅存7幢,實屬買少見少。



重見天日的北魏體廣告字
「有記合」於1987年結業後,地舖曾租予涼茶舖、便利店及時裝店,而1樓則出租作畫廊。2016年,現時的業主Vanessa於外國回流後購入唐樓,並聘請了經驗老到的修復師傅為唐樓進行了翻新工程。期間,他們抹掉了石柱上的外層油漆後,發現了底層的原裝字樣,令「聘禮金豬臘味總滙 金華茶腿南安臘鴨」、「歷史悠久貨正無欺 六十餘年專賣靚嘢」、「嘉禾舊米雙」及「嘉禾酒廠」等字詞能夠重見天日。

業主免費借出地舖 設立公共空間
至於為何這幢唐樓會化身成社區空間?原來,一口舍群(One Bite Social)工作室早於2017年設立的「壹屋計劃」,會利用閒置吉舖,與不同的社區組織或專業人士設立期間限定店,並提供不同的活動予街坊參與,讓他們享用社區空間,藉此連繫社區。疫情前,計劃曾於深水埗和灣仔等地開設期間限定店,而「壹合」則是疫情後的首個項目。
「壹合」的項目經理Stephanie表示,團隊在一次機緣巧合下,認識到「有記合」唐樓現時的業主Vanessa,雙方一拍即合,希望為社區提供可用的空間。如是者,Vanessa成立的基金便免費借出了這幢戰前唐樓的地舖,讓他們舉辦為期約5星期的活動,讓區內的街坊及上班族參加。


社區客廳 歡迎街坊使用
Stephanie透露,這次「壹合」開辦的社區活動,跟之前的「壹屋計劃」略有不同。他們跟30個大大小小的機構合作,使活動更趨多元化。
空間逢星期一至六的早上11時至晚上9時開放,團隊將一天劃分為3個不同的時段,例如平日早上11時至下午2時的時段為新增設的「社區客廳」,除邀請了香港失明人士協進會的會員及街坊駐場為大家沖咖啡泡茶,亦會提供檯凳、免費Wifi、飲水機及充電服務,希望能為附近的上班族及街坊提供一個舒適的空間,讓他們來這裡休息,甚至來享用飯盒!而於逢一、三、五的中午時段,則是「即傾Talk Show」,邀來了聆聽專員駐場,與大家進行一對一式的談話,希望能讓大家訴說出心中的鬱悶。






社區活動 包羅萬有
下午2至6時的時段為「社區服務」,分別會舉辦不同的工作坊,包括水磨石筆座和版畫體驗、瑜伽靜觀、二手衫快閃點,及社區諮詢站等等,讓有興趣的街坊報名參加。至於晚上6至9時則是「社區沙龍」,將輪流舉辦不同的電影夜映會、分享會、音樂會、飯局等等,活動包羅萬有,街坊們萬勿錯過!
此外,「壹合」也找來了上環區的小店和機構,於空間內推廣不同的文化。例如,舖內的其中一個書架,便擺放了上環見山書店的選書、出版社MCCM CREATIONS的書籍,以及區內老字號的商品供大家選購。場內亦設有迷你展覽,介紹了「有記合」唐樓及水磨石的歷史。






「希望讓大家重新想像公共空間的模樣」
暫時,「壹合」只開放了數天,尚未有很多街坊知悉這個空間的存在,但Stephanie期望,「壹合」能夠成為上環社區內的「第三空間」,讓人們在內聚集和進行交流,「也希望大家能讓重新想像公共空間的模樣,並藉此鼓勵更多業主釋放閒置的空間予大眾使用。」


「壹合 Project House」
地址:上環皇后大道西1號地下
日期:即日起至9月3日
時間:星期一至六 11:00-21:00
節目表及報名:programme
FB:onebitesocialhk
Text:Onyx
Photo:由One Bite Social提供、O.T.
延伸閱讀:
上環老字號源吉林 逾百年戰前唐樓將被拍賣 第7代傳人:覺得好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