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一張宣紙記一條魚的故事 90後自學成魚拓藝術家

2023-01-26

新年家宴,因與「餘」諧音,象徵年年有餘的魚料理幾乎是一道必不可少的菜式。不過你有沒有想過,漁獲在送往烹飪前的那段時間,還能用來成就一門藝術?這門藝術就叫魚拓,是一種將魚的形象用墨汁或顏料拓印到紙上的技法和藝術,起初魚拓主要是垂釣者記錄釣上的大魚的實際尺寸,並留作紀念,後來才慢慢發展成一門藝術。只是這項起源於日本的事物在香港並沒有太多人接觸過,所幸的是,只要是一樣好東西,就總會有人留意到。

Tommy由大學一年級開始接觸自學魚拓至今,已有8年時間。

90後的垂釣愛好者Tommy便是如此,在大學一年級時偶然從網上看到外國藝術家製作魚拓的影片後,就深深被這門藝術所吸引,後來更直接嘗試自己製作起來,「第一次接觸的時候覺得很神奇,原本可能單純把魚吃下肚子,但魚拓卻在此之前用紙將生命紀錄下來。」Tommy梳理著展示在面前的作品,就像在撫摸著魚本身。

Tommy第一次製作的魚拓作品。

不同的魚拓製作方式

從那一刻開始,Tommy就徹底迷上了魚拓藝術,至今的八年間,他透過短片、書籍、畫作,自己推敲、摸索出魚拓的製作方法。「魚拓有三種製作方法,分別是直接魚拓、間接魚拓,和電子魚拓。」Tommy看著面前的作品,介紹起八年間自學的魚拓知識。所謂直接魚拓就是直接將顏料塗抹在魚身上,然後再用宣紙覆蓋魚身,將魚的輪廓拓印出來;而間接魚拓則是先將宣紙包裹住魚身,再使用拓印拍打出魚的輪廓,過程中的魚身並不會接觸到顏料;最後是電子魚拓,有別於傳統魚拓,它甚至不需要一條真實的魚,只需要一張清晰的照片,便可以用數碼技術將其編製成魚拓風格的作品。

電子魚拓的出現,除了因為數碼科技的發展,也順應了保育、放生文化,不過這並不代表傳統的魚拓會製造浪費。「我製作魚拓使用的是天然墨水,作品完成之後,除去魚皮烹飪仍然可以食用。」Tommy拿出他在製作魚拓時的照片補充道,「雖然可以繼續食用,但魚在室溫之下可能會變質,所以我都會在30分鐘左右完成拓印。」又或,魚在運送途中已經變質,也能將其變成廚餘作堆肥用。

電子魚拓的出現,除了因為數碼科技的發展,也順應了保育、放生文化。

於蟬紙之間 承生命之重

魚拓藝術之美固然是令Tommy深深著迷的原因,不過這八年間除了發覺不同拓印方式的樂趣外,某些經歷也讓Tommy對魚拓又了另一種看法。「我拓印的魚並非全部都是我的漁獲,有的是別人託我為離世的寵物魚製作魚拓。」Tommy指了指作品中的一條錦鯉,「這是一個客人拜託我為他的寵物魚製作魚拓;也有親戚將一條養了很久的死去的熱帶魚送來,請我用魚拓將牠紀錄下來。」

有飼養很久的錦鯉離世,主人拜託Tommy為其製作魚拓。

可以幫他人將一些很有感情的寵物通過這種方式記錄下來,Tommy發現原來自己的藝術對於那些人來說是很重要事。他想不到一張薄如蟬翼的宣紙,竟能承載如此重的情感,每印一片,都是在紙上賦予魚新的意義。正因為這門藝術能親手觸碰魚身,感受生命的重量,Tommy更想將他推廣出去。所以他也會和博物館、NGO等機構合作舉辦魚拓體驗班,向大眾推廣這個比較少見的藝術。

Tommy現時會和博物館、NGO等機構合作舉辦魚拓體驗班。
Tommy現時會和博物館、NGO等機構合作舉辦魚拓體驗班。

透過魚拓過程 上一堂生物課

「我想很多人都未必有機會真的觸碰一條還沒煮熟的魚,知道牠的觸感、形狀,魚鰭展開的模樣。」Tommy看著魚拓的作品,隨口就能講出魚的品種,「譬如這是烏頭,牠的特別之處在於牠有兩個背鰭,旁邊的鯪魚就只有一個。又或者這是吞那魚很有標誌性的魚尾,每一條魚都有特別的地方,通過特徵就可以分辨出來。而平常只是拿來食用的話,並不會留意到魚的這些細節。」

烏頭的特別之處在於牠有兩個背鰭。
曾有店舖送了一條大型吞拿魚給Tommy,請他製作魚拓用與餐廳的餐牌設計上。

在體驗班中,Tommy從魚拓的歷史起源、種類、世界各地的發展說起,再到親自動手製作魚拓,他很慶幸前來參加的人都非常投入,雀躍地看著各自的作品。「這不是一個單純的美術課,而是在理解這門藝術、眼前的魚的形態後,動手製作的一個很完整的體驗。」Tommy認為魚拓藝術跟香港這個地方很是他搭配,所以他希望往後能在精進自己作品的同時,也讓更多人接觸,並愛上這門藝術。

Text:Vincent
Photo:由受訪者提供

新年家宴,因與「餘」諧音,象徵年年有餘的魚料理幾乎是一道必不可少的菜式。不過你有沒有想過,漁獲在送往烹飪前的那段時間,還能用來成就一門藝術?這門藝術就叫魚拓,最初用於紀錄垂釣者所得漁獲的尺寸,後來才慢慢發展成一門藝術。只是這項起源於日本的事物在香港並沒有太多人接觸過,所幸的是,只要是一樣好東西,就總會有人留意到。 90後的垂釣愛好者Tommy便是如此,在大學一年級時偶然從網上看到外國藝術家製作魚拓的影片後,就深深被這門藝術所吸引,後來更直接嘗試自己製作起來,「第一次接觸的時候覺得很神奇,原本可能單純把魚吃下肚子,但魚拓卻在此之前用紙將生命紀錄下來。」Tommy梳理著展示在面前的作品,就像在撫摸著魚本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