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一件白tee 一段歷史

2018-05-15

夏天到了,少不了來一件白tee。一說起白tee,不禁令人想起「陽光、操場、少年、白tee」,這些青春校園小說中常見的描述,唯美之餘又相當寫實。很多人都鐘情於白tee,筆者也不例外,如此一件普通至極的tee shirt,但普及度幾乎是最高。試問有幾個人衣櫃裡沒有一、兩件白tee?看似百無聊賴的一件單品,既能時尚、也能居家;既能休閒、亦能正式;既能登上high fashion show,又能在街頭隨處可見。上至達官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愛穿它,到底它為何可以如此歷久常新?

The letter T

Tee shirt之所以叫tee,其名稱正是來自外形。有否發現一件tee shirt展開,與英文字母T一樣?這便是tee的名字由來。自1920年開始,tee成為美國人的官方用語,並收錄於《 Merriam-Webster’s Dictionary》。

Start from union suits

十九世紀時,人們的內衣是一種連身的類似工廠工作服的設計,而且還於1868年獲得設計專利,以各種形式存在,例如睡衣、內衣及工作服等。而時間推至二十世紀初,因為這種連身式內衣穿脫不便,且看起來很愚蠢,開始被人們嫌棄,從而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全新的上下兩件式設計,於1900年代左右出現,兩件式設計更易穿脫,也可以分開穿著。有趣的是,在這種設計出現初期,未有進行大規模生產,數量少因此而相當珍貴,男士們必須掌握縫補技能,以防破掉而無替補。

old school union suits
改良後的兩件式union suits。

Designed for the army

在白tee進入軍隊之前,海軍們必須穿著嚴謹的軍隊制服於甲板上執勤和操練。若在炎熱工作環境,如鍋爐旁、廚房等,也只有在指揮官批准的情況下才可只穿著襯衫,所以經常大汗淋漓。而1913年一戰期間,美國海軍留意到法國、意大利等歐洲士兵們的棉質內衣既舒適又輕巧,與自己穿的制服相去甚遠。於是美國海軍便將白tee引入軍隊,並改良成短袖、圓領的設計,這種袖子設計亦被稱為“American Armhole”。此後海軍的著裝規定便放寬了,他們們會穿著白tee於軍裝下吸汗,因為白tee款式簡單、無須染色、生產成本低、全棉製作,舒適又快乾,成為海軍們打底的最好選擇。

直到經歷了第一及第二次世界大戰,這是人類史上最大規模的兩次戰役,期間白tee已被廣泛運用於軍隊。軍人們也會將這些白tee帶回家穿著,鞏固了白tee於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從此白tee便超越了原本的打底功能,逐漸成為海陸空三軍的制服配備。軍人們經常以白tee搭配軍褲進行操練和工作,這樣帥氣又陽光的裝扮風靡一時。

型男愛白tee

直至五十年代,荷里活明星在戲裡戲外經常以白tee裝扮出現,搖滾樂手也喜愛穿著白tee,更進一步令其晉升為國民著裝。外國媒體將白tee稱為在大蕭條時代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倖存下來的一代人的制服,這國民著裝的名號,背負的是一段沉重的歷史。

Marlon Brando
James Byron Dean

現在白tee可以是休閒、正式,亦是性感、硬朗,甚至成為女權主義的發聲渠道,但對於美國海軍來說,白tee存在的意義,僅僅是非常適合他們的工作環境和容易清潔而已。倒也可以說是歷史成就了白tee,若非如此,又怎能有今日的不敗經典。

David Beckham
Johnny Depp
text-chuck
photo-網絡圖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