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Slash族設計師】簡約畫風傳承本地文化

2018-08-29

曾於倫敦和紐約等國際大都會,擔任設計工作的吳偉茵(Winnie),回流香港後成為空間設計師,三年前更成為「SLASH」一族,以freelance形式接工作,在其設立的個人網站裡,放滿形形式式的作品。Winnie分享著她的設計,也談起自己身為「空間設計師」的工作範疇。「其實我是個插畫家,也是室內設計師,亦會參與品牌形象設計。我不太喜歡很複雜的繪畫風格,偏好簡潔和運用多款顏色,希望畫作造到平面得來有種立體感。」

設計與藝術之間的平衡

在外國藝術學院深造的Winnie,講到自己成為設計師的緣由,坦言最初為了生計,決定選擇修讀平面設計,但中學時期學習的人體素描,卻對後來的設計生涯有很大幫助。「本來我是畫人體素描的,從中學到如何拿捏光暗、結構和比例,但人體素描畢竟難以賺錢,最後就轉讀平面設計,後來在知名品牌Alexander McQueen擔任實習生,開展了我的設計師的生涯。」

從當初喜歡畫畫的女生,到現在為客人提供設計,在藝術與設計之間,Winnie不諱言需要有所取捨。「設計首先要為客人需要,然後在他們喜歡的範圍裡,找尋我所喜歡的元素。例如我的作品偏向環保概念,使用soy ink(大豆油墨)會對社會較少破壞,然而因為成本問題,並非每個客戶都願意採用。如果最後的成品,能夠令客人滿意而自己又喜歡,對我來說是個bonus。」

「Slowlife慢活堂」是其中一個樂於使用soy ink的客戶。

融入香港元素的設計

除了提倡環保概念,Winne的作品也喜歡加入香港元素,像早前為全港首間位於銅鑼灣的adidas Originals旗艦店,創作「Our Spirit」的作品,就以歷史悠久的「維港渡海泳」作靈感。「這次的設計並沒甚麼限制,當我想到要畫關於香港的傳統文化,腦海裡就閃過渡海泳,因為它很種很能代表香港的運動,其他城市也不會在如此繁忙的海港裡游泳。」除此以外,Winnie也正籌備另一個跟本土有關的設計project。「很多具歷史價值的建築物,都難敵時代而被遷拆,所以我想找30個面臨消失的店鋪和建築物,以加入古舊幻想的風格,將它們以圖像記錄下來。」

以渡海泳為主題的作品。
Winnie以古舊幻想的風格,將香港老店以圖像記錄下來。

享受「SLASH」工作模式

近年有不少「打工仔」都選擇跳出固有公司框架,成為自由身工作者,自己掌握工作的安排和時間,現時也是 「SLASH」的Winnie,笑言「做過freelance好難返轉頭」。「現在的公司都很樂於使用freelance,我也是靠著一個搭一個的介紹,慢慢建立自己的人脈。全職工作主要是完成公司想要的東西,但當我成為freelance後,發覺原來也有其他公司會想要些不同元素。自從轉職freelance的這幾年,我自己是沒有固定的工作時間,通常都視乎deadline日期再動工。即使現在我是freelance,但我也會跟合作的公司偷師,學習如何令自己做得更好。」

TEXT:C LONG
PHOTO:CANDY、受訪者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