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社會對同志、多元性別等議題不再忌諱,而且已漸受社會接納,尤其在年輕一代眼中,愛情無關性別,同志只是尋常事。不過每逢情人節,鋪天蓋地的廣告總在鼓勵男方向女方送贈鮮花和朱古力,若細心思考,便不難發現這些口號隱含了性別定型的觀念。這個情人節,為大家推介10部LGBTQ電影, 讓我們一同振臂高呼:「真愛是任何形狀」!
1.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2020年
背景設定在台灣即將解嚴的1987年,高中生張家漢和王栢德在一所保守的天主教中學邂逅,交織出一段曖昧的情愫。於高壓的時代背景下,張家漢按捺不住內心的情感,不斷推進,而王栢德卻處處迴避。多年之後,二人重遇,塵封多年的感情再次湧現,那些年壓抑在心底的說話能否宣之於口?導演柳廣輝以這部作品證明,任何形式的初戀都令人難以忘懷。

2. 《誰先愛上他的》 2018年
故事在主角宋正遠病逝後展開,電影圍繞著他的妻子劉三蓮、男友阿傑和兒子宋呈希三人之間的一場情感角力。劉三蓮赫然發現丈夫的保險受益人竟然不是兒子,而是外遇情人阿傑。於是劉三蓮便歇斯底里地要求他交出保險金,與此同時,叛逆的兒子居然離家出走,搬到阿傑家暫住。事情的全貌在一幕幕回憶中逐步揭開,相信觀眾慢慢能理解劉三蓮的暴烈與瘋狂,而且更感受到阿傑玩世不恭外表下的深情。電影穿插著童言童語,是一部笑中有淚的作品。

3.《春光乍洩》 1997年
王家衛經典之作,二十多年來,黎耀輝與何寶榮的愛情故事,都讓影迷再三回味。兩人的關係,總是在一句「重頭來過」之間徘徊。王家衛早在1994年的《重慶森林》中道出所有事物總有限期,他們的故事亦在某天告終。電影在1997年上映,反覆出現有關護照的情節和特寫,有說是隱喻著對香港回歸的不安。若你未能一一解讀也沒關係,集中精神欣賞梁朝偉和張國榮的一顰一笑,一舉手一投足,已令你為之著迷。

4. 《叔.叔》 2019年
一直以來,本地的同志電影產量不多,更遑論是以老年男同志為主題的作品。大眾對男同性戀的印象,經常受到“BL”漫畫或劇集的影響,認為一方如文弱書生,另一方則是陽光大男孩,而且全是俊男。導演楊曜愷則打破這個「離地」的刻板印象,電影關注暮年同志的處境,刻畫他們於傳統家庭價值、慾望,以至於信仰中的掙扎。太保和袁富華的演出投入自然,作品情感淡然,但餘韻深長。

5. 《愛在末路之境》 2020年
以往很多同性戀的題材,焦點都落在社會的觀點上,可是此片則著重個人的戀愛觀。電影改編自日本知名漫畫家水城雪可奈的人氣原作。導演行定勳以「出軌」為主題,探討是否只要有愛,就能衝破所有難關,“Happily ever after”的千古難題。對主人翁大伴恭一而言,出軌是家常便飯,忍無可忍的妻子終決定委託私家偵探今之瀨來調查,誰想到他居然是恭一的大學師弟,並且暗戀師兄多年。今之瀨趁機提出「愛」的交易,來換取協助恭一隱瞞妻子的條件,多情的恭一本來不為所動,但漸漸被今之瀨感動,令這位情場浪子終於嘗到愛情的苦澀。

想繼續重溫更多同志電影,立即click入【POP10】LGBTQ 電影推介:情人節精選(下)!
TEXT: ZINNY
PHOTO:網絡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