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POP10】關於中秋的十件事(下)

2021-09-16

很多習俗都因為疫情而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像是限聚令之下無法一家人外出吃團圓飯、為了防疫亦不能去公園賞月玩燈籠時吃月餅,實在失去了不少樂趣。 上篇介紹均是整個華南地區的習俗,以下將介紹香港獨有的中秋習俗──大坑舞火龍,不過今年仍被防疫安排影響,連續第二年被取消,一眾街坊也表示失望。

6. 大坑舞火龍

傳說1880年中秋前夕颱風來襲大坑村,屋漏兼逢連夜雨,又出現一條大蟒蛇把村裏的家畜吃掉,最終蛇被打死於屋內。第二天,大蛇屍體失蹤,村內傳出瘟疫,導致多名村民病亡。正當村民苦無對策之時,有村民表示自己得到菩薩報夢,只要在中秋當天繞村舞火龍,同時放炮竹,便能把瘟疫驅除。其實此方法亦有根據,炮竹內含硫磺白藥,只要加上大量香火熏煙,便有驅疫效果。從此,大坑村民每年中秋也會舞火龍,除了在日本佔領香港期間停辦外,是次肺炎疫情是多年來第2次連續停辦。

7. 吃楊桃

楊桃是秋天的時令水果,本盛產於東南亞地區,相傳在漢朝時傳入中原。由於遠道越洋所至,故被稱為「洋桃」,後改寫正字為「楊桃」。中秋滿天星星伴明月,而切開的楊桃橫切面就是星星狀,自然被列入中秋必吃的水果。

8. 食碌柚(柚子)

中秋節為甚麼要吃碌柚?其實此傳統或由台灣或中國地區傳入,因為書面語的碌柚為柚子,與「佑子」的發音相似,在過去重男輕女的社會中寓意吉祥,所以便成為中秋節必食水果之一。此外,中秋節吃飽團年飯,賞月時又吃月餅,酸酸甜甜的碌柚既能幫助消滯解膩,吃畢又可以製作柚皮燈籠,食得又玩得!

9. 嫦娥奔月

中秋節的起源傳說有二,最為人熟悉的就是嫦娥奔月。遠古時,天空突然出現10個太陽,嫦娥的丈夫后羿為了幫百姓解決苦難,便攀上高山射落9個太陽,后羿亦因此得到西王母送贈的仙藥。然而,后羿的其中一位奸詐貪婪的弟子一直對仙藥虎視眈眈,一天終於按捺不住出手偷藥,嫦娥為保仙藥不落入壞人手中,便一口吞了藥,身體變得輕飄飄的飛到明月之上。后羿和鄉親們一直記掛着嫦娥,便在家中院子放上她喜愛的食物,為她送上祝福,之後每月八月十五,便成了人月兩團圓的中秋節。

10. 朱元璋起義

中秋節的另一個起源傳說可追溯自元朝,因蒙古的統治殘暴不仁,引起中原人民的反抗,朱元璋便聯合不同的反抗力量合力起義,但官兵搜查嚴密,消息難以互通,朱元璋的軍師劉伯溫便獻計把「八月十五夜起義」字條藏於餅中,再分派給各路義軍。八月十五當天,義軍全面起義反抗,大獲全勝。其後,朱元璋便把通訊用的月餅變成糕點賞賜立功大臣,月餅亦由皇宮流傳到民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