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metro Pop誕生,十二年來,記載了多少本地都市話題流行事,以下十大metro Pop封面故事你記得哪一個?對哪個話題最有印象?

1. Issue 128《香港秘境》
近年流行講「隱世」,但若干年前,當「隱世」一詞尚未流行,我們說的是「秘境」。2008年,本刊曾以「香港秘境」為主題,找尋當時人煙罕至的地方,與讀者分鬆身心的好去處。今天翻閱,見到當日水清草綠的南生圍,實在是百般滋味在心頭。

2. Issue 189《賞味香港》
在速食文化盛行的年代,人們就像失去了尋根究底的精神。即使是放進口中的食物,也未必會探問來源。八年前的封面故事,聚焦在Made In Hong Kong的食物,如牛乳、烏頭等,從本地漁農業,喚起我們的飲食回憶。

3. Issue 228《City Dress Code》
英國維多利亞年代,禮節是階級社會的生活教條,當中包括衣著打扮。時至今日,皇室的禮節已演變成職場制服。2010年的封面故事便以city dress code為題,從各式制服、色彩學、accessories icon,全面解構職場潛規則。

4. Issue 249《廁文明》
第一眼看到這個標題,就想起某次如廁的時候,看到牆上貼著的溫馨提示,告誡如廁者要「對準落點」。誠如此文引言的第一句:「廁所是文明衍生出來的產物」,廁所反映的文化遠超想像,也反映一個人的文化素質。想到本應理想當然的事情,卻要人家張貼提示特地提醒,頓時覺得有點羞愧。

5. Issue 358《紋藝》
紋身早已非新鮮事,從街頭非主流到潮流標誌,紋身文化的演變,可追溯至十六世紀至十八世紀的航海時期,直至現今的韓式小清新紋身、極簡主義紋身等等,圖騰的演變亦見證了歷史上的改朝換代。紋藝便是從香港第一代紋身師的故事說起,令熱愛紋身的閣下,一次過看遍香港紋身文化演變。

6. Issue 429《香港歷史消失中》
本土一詞像是成了潮流文化裡的陳腔濫調,可是對於真正閞心我城歷史的人來說,它既盛載昔日香港,亦是訴說當下。然而香港史被埋沒於中史和通識的課程之間,界線模稜兩可,甚至正在被人悄悄改寫。我們還可以怎樣肯定身分自我?我們的根哪裡去尋?四年前的封面故事,依然呼應著今天這個風雨飄搖的時代。

7. Issue 436《港式市集》
在香港,大型戶外市集雖不常見,但隱藏於唐樓單位或工廈天台的港式市集,更凸顯城市肌理及港人靈活個性。是次專題整理香港市集地圖,道來市集搞手及手作人的理念和故事,教人無法不擁抱香港獨有而活潑的市集生態。

8. Issue 542《卡式年華》
盛行於八、九十年代的卡式帶,終於抵擋不住時代洪流而被淘汰。但對於卡式帶的留戀,除了是對懷舊、復古情有獨鍾之餘,亦是對唱片黃金時代的緬懷。兒時播放錄音機的畫面,仍歷歷在目,而如今市面上卻已難再找到卡式帶。唯有隨著此篇文章,再度回味卡式年華。

9. Issue 549《今夜星空》
經常覺得星空有種難以言明的孤寂,同時卻又夾雜著幾分浪漫,但對於不諳天文地理的本人,從來只有遠觀的份兒,始終不曉得怎樣欣賞它的美。重溫這個觀星主題,細閱過幾位天文發燒友的分享,不禁在離開公司的夜闌時分,抬頭仰望看看今夜的星空燦爛。

10. Issue 590《街場What’ s So Fun?》
不是因為街場這個專題,我們也不知道原來香港每個街場都有它的特色和秘密。其中一位受訪者因為熱愛街場,因此拍下很多香港街場的照片,這都是香港文化珍貴紀錄,也豐富了我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