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POP10】十大新年必備App

農曆新年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保留和延續傳統的同時,也需要與時並進。以下十個應節的「新年App」,不論在準備賀年菜、或派利是、稱呼長輩,甚至「放電子煙花」來增添節日氣氛,以至暢談來年運程等等皆可派上用場。既可在玩樂中學習中國文化,又能簡化聚會程序,為新的自己規劃憧憬的生活。

AR賀年鏡頭

新一年手機照相App加入AR技術,在現實場景加入各種虛擬的新年素材和特效,為新年相片或錄影加入節日氣氛。在拜年期間,與親戚們一同建立自己的3D虛擬形象結合真實場景,拍照互動,拉近彼此距離。
推薦App:Zepeto

新年賀卡

農曆初一除了親身上門拜年外,不少人都會透過通訊軟件互相祝賀。不妨以新年相機拍一張應節的全家照,再以新年賀卡App為相片添加新年素材和祝福語句,製作個性化的賀年卡。
推薦App:新年相機

賀年煮意

新年聚會聚集眾多親戚朋友,一餐豐富的新年大餐是持家有道的象徵,不過要在短時間內準備新年食品並非易事;可參考中式料理App,當中羅列出所需食材,省略查找食譜的時間,更能提供創意的新煮意。
推薦App:愛料理 

電子煙花

香港不能放煙花,若到維多利亞港看煙花匯演,在人山人海的擁擠環境下,通常只能看到煙花一角。倒不如在家放「電子煙花」,既友善環境,又可無時無刻與家人享受新年的熱鬧氣氛。
推薦App:放烟花Fireworks 

長輩稱謂

中國人一向重視輩分,父母雙方親屬各有不同稱謂,若不想在新年期間出現不懂如何稱呼長輩的尷尬場面,可下載長輩稱謂計算器,只要輸入親戚關係,便可得知稱謂。
推薦App:三姑六婆

豬年運程

2019己亥豬年的運勢如何,總成新年聚會的共同話題。不妨下載運程測試App一探究竟,不論是中國的紫微斗數,還是西方的占星術,若見正面結果固然令人欣喜,即使負面預測也能提醒人小心行事。
推薦App:紫微大師 

電子利是

環保團體綠領行動推算全港每年使用多達3.2億個不可回收再造的利是封,若能改用電子利是封,可有助環保,對遠在他方或公事繁忙的親戚,無須登門造訪也能以電子紅包傳達心意。
推薦App:PayMe

計算卡路里

農曆新年習慣以「大魚大肉」象徵好兆頭,許多特色小吃更是卡路里「爆燈」,這款iCalorie的食物數據庫存豐富,就連年糕、蘿蔔糕等小吃卡路里也一一盡錄,更可監控運動消耗、計算BMI及體脂率等,十分方便。
推薦App:iCalorie

理財小幫手

每年都有不少因為過度消費而後悔的時刻,新年利是更總在不知不覺間「消逝」,預早用理財App記錄和分類每項支出,清楚追溯每一筆花費,每月更可分析數據作出改進,養成新一年的良好理財習慣。
推薦App:Monny 

好習慣教練

新年新氣象,就像流行hashtag(#betterme)所指,希望自己革除惰性,使用App建立起良好習慣,大至多做運動、注意心靈健康、建立興趣,小至每日一笑都可以溫馨提醒。
推薦App:Habit Minder

TEXT:CHARLOTTE
PHOTO:網絡圖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