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POP10】十大催淚的理由

2020-03-25

雖然哭泣聲絕無意義,但凡事必有因,總有一個催淚的理由。無論是哭腔、啼哭,抑或嚎哭,究竟因甚麼令你流淚?一起來看看十大催淚的理由,你又會否有第十一個?

切洋蔥
洋蔥本身含有硫的胺基酸,當我們切洋蔥的時候,破壞了洋蔥的細胞,洋蔥本身的酵素對這種含有硫的胺基酸進行分解,產生具有揮發性的硫化合物,刺激鼻子及眼睛,因而流淚。想避免切洋蔥時流淚,記得事前把洋蔥浸泡在水裡一會兒,便可減少造成的刺激。

搽白花油
白花油的原理跟洋蔥差不多,它的薄荷成分容易刺激眼睛而流淚。演員拍哭戲的時候,未必能即時培養到傷心的情緒,便會借助白花油,塗一點於鼻子或眼睛附近,成功「製造」流淚效果。

拒隔離
近日很多海外留學生、遊輪乘客等回港需接受隔離,但有不少人被發現於隔離期間四處外出,此情況令人十分擔心,就連早前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記者會中,提及此情況時,都不禁哭腔地說:「如果這個時候,由於很小部分的人,故意違反家居檢疫令,出去打波、食車仔麵,而導致社區爆發,我請問他們對唔對得住這班同事(醫護)?」

煲韓劇
還記得當年韓劇《藍色生死戀》和《天國的階梯》嗎?劇中的生離死別及情深的感動位,讓大家的心情來回地獄又折返人間,相信當年大家都抱著一盒紙巾,一邊煲劇,一邊抹眼淚吧!

失戀
曾幾何時有一個人一直和你共渡多個歡樂時光,經歷不少的喜與樂,卻因為種種原因,最後令二人分開,從此各走各路,傷心流淚都不過是人之常情。

捱貴口罩
疫情令口罩成為生活的必需品,市民在生活上的支出從此多了一項,可是口罩供不應求,不少藥房、雜貨店把口罩的價格不斷提高,很多市民根本沒有能力負擔昂貴的口罩,面對著缺口罩、貴口罩,試問大家又怎會不流淚?

吹沙入眼
沙塵四飛,容易入眼,這時候切記不要用手揉擦眼睛,閉起雙眼休息片刻,讓眼淚大量分泌,眼內的異物隨著眼淚流出。

中催淚彈
催淚彈的成分會刺激眼、鼻、口腔、皮膚和肺部的黏膜部位,造成嚴重的眼睛疼痛,並出現流淚、咳嗽、嘔吐等徵狀。在過去大半年的反修例遊行中,警方不斷使用催淚彈驅散市民,無論是參與遊行或純粹路過的市民,相信都「吃」過不少。

食Wasabi(山葵)
Wasabi的辣味含有異硫氰酸烯丙酯,屬高揮發性,每當吃Wasabi或嗅到其氣味,鼻腔黏膜會受到刺激,引至流眼淚。

重擊腳趾
正所謂十「趾」痛歸心,穿拖鞋或涼鞋時,一不小心踢到桌腳、櫃邊,甚至被重物墜下擊中腳趾,當刻的痛楚真是講不出聲,回過神來便會大聲呼叫和流眼淚,大家還是留神一點比較好。

TEXT:KEUNG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