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POP10】【Keyman點評】十大世界盃奇兵

2018-05-30

每四年一度的世界盃,焦點總是落在熱門球隊身上,哪隊有力爭標,哪隊爆冷輸波,經常成為賽事期間茶餘飯後的話題。其實歷年來的世界盃,從來不乏令人驚喜的球隊,趁著世界盃舉行在即,找來曾為多屆賽事作評述的馬啟仁(Keyman),細數近代10支最令他難忘的世界盃奇兵。

馬啟仁(Keyman
資深足球評述員,曾主持英超、歐聯、歐國盃等大賽,並於02、10、14年為電視台現場直擊世界盃賽事,本身是阿根廷國家隊的忠實球迷。

美國(1994)

「我很喜歡留意主辦國球隊,像94年由美國主辦的這屆,可說是最炎熱的世界盃。雖然美國跟足球有點格格不入,但當屆他們的球衣卻很漂亮,以紅白藍的碎花作設計,相當吸引,後衛拉拿斯(上排左三)更是形象出眾,活像『金毛獅王』的造型,叫我印象最深刻。」

羅馬尼亞(1998)
「羅馬尼亞這屆有名將赫傑、彼德斯古等壓陣,全隊球員更曾將頭髮染成金色,展示他們的眾志成城,雖然偏黃的金髮不太好看,但卻藉此讓球迷知道,世界盃的團隊精神原來可以這樣呈現。可惜將頭髮染成金色,沒有為羅馬尼亞帶來好運,當屆16強還是不敵克羅地亞出局。」

克羅地亞(1998)
「1998年首次打入世界盃的克羅地亞,一身紅白格仔球衣相當搶眼,表現更讓球迷眼前一亮。擁有波班、蘇加等球星的克羅地亞,最終力壓荷蘭取得季軍的優異成績,也令大家對歐洲球隊改觀,原來歐洲也有技術型球隊,並非只會踢簡單直接的足球。」

南韓(2002)
「這屆是我首次飛到現場觀戰世界盃,而我在南韓逗留的時間較多,感受到當地對世界盃的投入程度,比另一主辦國日本更為熾熱。雖然南韓在準決賽不敵德國,但我在現場評述後,離開球場乘搭地鐵時,全車乘客無論是否球迷,都跟著一起叫喊口號,對世界盃相當狂熱。」

中國(2002)
「當時香港人對中國還沒那麼抗拒,而且中國有李鐵、孫繼海等具名氣的球員,加上日韓世界盃的開賽時間理想,所以中國有不少捧場客。最記得跟拍檔李德能評述中國對巴西的賽事時,明知雙方實力懸殊,但賽前我們想研究如何講得體面,就度了個『輸少當贏』的口號,雖然自我感覺良好,結果還是遭到批評。」

法國(2006)
「法國晉身決賽本來沒甚麼特別,但那記『施丹頭槌』,卻讓身為評述員的我記憶猶新。這種突發場面,讓我想起1986年世界盃,阿根廷對英格蘭一役。當年馬勒當拿的『上帝之手』,也是賽後看過照片才能斷定。有時回想,也很好奇當時的評述員怎樣形容這個場面,可惜我卻沒有甚麼印象。」

南非(2010)
「賽前很多人擔心南非的治安,不過當我和拍攝團隊適應了當地環境,就覺得這個地方很正。主辦國南非對墨西哥的揭幕戰,雖然我是在fans park觀看,但沒有星級球員的南非能夠賽和對手,現場氣氛相當好。記得當屆決賽的門票,也是當地人知道我要為電視台講波,特地將門票慷慨相贈,讓我非常感動。」

北韓(2010)
「很多球迷當時都支持北韓,尤其他們首場僅敗巴西,更讓人覺得北韓有力一戰。不過,我在現場卻目睹北韓潰敗,慘吞葡萄牙七蛋。現場觀戰時還看到為數2、30人的北韓球迷團,穿著非常整齊,打氣聲勢也很一致,在旁的我們想跟這些球迷『搭訕』,他們當然沒有理會。」

烏拉圭(2014)
「經常覺得蘇亞雷斯很古靈精怪,2010年用手擋走加納的攻勢,4年後對意大利又無端咬人。這屆對我最難忘的,是在直播期間因為技術故障,將我的自言自語播放出街,包括蘇亞雷斯入球時的呼叫,還好當時的我沒有講粗口呢!」

墨西哥(2014)
「雖然墨西哥在世界盃的成績有點倒霉,計上這屆被荷蘭淘汰,已經連續六屆於16強出局,不過墨西哥的球迷卻很熱情,更有球迷曾對我說,是特地辭職來看世界盃,可想而知他們的投入程度。其實荷蘭的球迷也是數一數二的,總是打扮得很落力,今屆缺少了荷蘭有點可惜。」

#610
TEXT:C LONG
PHOTO:受訪者提供、互聯網圖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