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堅持著每年手寫聖誕卡,亦有人堅持要為聖誕卡在市場上覓一席位。「爸爸經常提醒我們,別看輕一張聖誕卡。因為他正是靠賣聖誕卡供養我和弟弟出國讀書,養活我們一家人。」本地印刷公司紙藝軒創辦人龐繼民的女兒龐懿棣(Edith),自小便跟隨爸爸售賣聖誕卡,見證著聖誕卡從黃金時期走到「沒落」。
高峰時期的風光
「小時候我要幫手把聖誕卡入袋,再給爸爸送去文具店售賣。」Edith 的爸爸於八十年代創立紙藝軒,一開始以「賣街」(在書館和文具店等地方寄賣)為主,其後再發展成 Business to Business(B2B)的印刷公司,為客戶印製商業用的賀卡。她表示,八十年代經濟起飛,所以大家都肯花錢買聖誕卡,一些公司甚至會買大量的聖誕卡送給客戶,而1997至1998年更是聖誕卡的黃金時期,1年最少有30至40款設計,每款設計的印量可達100,000多張。
設計見證時代轉變
紙藝軒成立至今已30多年,一直見證著聖誕卡在款式上的轉變。她形容,不同年代的設計,在字體和用色上都各有不同,「八十年代的聖誕卡多以香港地標的相片為背景,後來的款式則以簡單的聖誕公仔,如雪人、聖誕老人等圖案拼湊而成。九十年代開始,更有立體聖誕卡的出現,令賀卡更具趣味。近年的設計反而轉趨簡約,相對地較能迎合更多人的口味。」





變陣迎夕陽
隨著科技發達,很多公司近年也轉用電子賀卡,令聖誕卡的銷情也漸漸陷入低谷。紙藝軒也於10年前停止「賣街」,客人的訂單數量亦大減,「聖誕卡的生意已由以往佔整體的70至80%,大幅減至現時的10至20%。以前聖誕卡是我們的皇牌產品,一翻開商品目錄便會看到由我們設計的聖誕卡。但為配合市場發展,我們也無奈地要調整商品目錄的排位。」
雖然生意大減,但並不代表她要放棄聖誕卡市場。Edith 特別把聖誕卡結合座枱曆,令賀卡能兼具實用性,「其實這類工作也算是夕陽行業,但始終有些人會需要用印刷品傳遞心思,只要我們隨時準備變陣,並保持這一份信念,便能把聖誕卡保留,不至於被淘汰。」


Why season greetings?
為甚麼市面上有些聖誕卡會寫 Merry Christmas?有些則會寫上 Season Greetings?Edith解釋因為並不是所有國家都稱聖誕節為 “Christmas”,而 Season Greetings 則能全球通用,方便一些公司向海外顧客送上祝福。
還來得及嗎?
一般聖誕的空郵日期也會較早截郵,為免各位有心人錯失傳遞祝福的最佳時機,以下列出今年部分主要地區的截郵日期,讓大家能把握時機,為親友送上一份遙遠的祝福。美國 11月19日
澳洲 11月27日
英國 12月2日
法國 12月5日
德國 12月5日
台灣 12月8日

紙藝軒產品設計及發展部經理
PHOTO:NICK、BR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