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Cover Story】訴說文化的聖誕收藏品

在實體聖誕卡不再流行之際,收藏家唐卓敏(William)卻視此為珍寶,小心翼翼地把逾千張聖誕卡保存好。能令他如此珍而重之,除了寫卡人的心意外,還有卡上的設計。

 愛不釋手的古典美

「以前在英國留學時,會經常去逛倫敦和歐洲等地的跳蚤市場,有次在那裡發現了原來古老的聖誕卡真的很美,於是便開始瘋狂收藏。」至今數十年裡,William 從世界各地不同地方搜集香港、內地以至歐洲的聖誕卡,逾千張藏品的設計主題十分廣泛,除了寫卡人的故事值得大家留意外,背後反映的文化更值得大家去細味。

William 收藏了逾千張聖誕卡。

難忘美軍經典

在眾多藏品中,他尤其喜愛具歷史意味的聖誕卡。他的其中一件藏品,正正就是由一位美軍的家人寄去上海集中營的聖誕卡。由於當時正值日本侵華,而該名美軍被囚禁在集中營內,寄往營內的聖誕卡須經由日軍檢查內容中有沒有可疑字句和符號,一旦日軍覺得有可疑,就會剪走該部分,慎防有暗號流傳。「雖然這一張聖誕卡因此而變得不完整,但這一部分卻正正反映出當時人們生活的故事,同時又能凸顯出家人如何排除萬難也要送上一份祝福,令這份情義更彌足珍貴。」 

1944年由美軍家人寄往上海集中營的聖誕卡。
由前港督衛奕信寄出的聖誕卡也是William的藏品之一。

聖誕節的東方美學

除此之外,他又特別鍾情於具東方特色的「中式聖誕卡」,其中清末民初的聖誕卡就以手繪民間風土為主題,連傳統的紮腳婦女、京劇人物都能成為卡上的主角。這些聖誕卡更會用上中國傳統的宣紙及剪紙技巧,內裡還有一些特別聖誕賀辭,令西方節日變得中式化,同時又反映了東方人的聖誕文化。「其實一張聖誕卡的價值並不只在於寫卡與收卡,當我們能學會欣賞一張卡,仔細地欣賞內容和署名,從中享受這個欣賞過程,甚至有所得著,這就是留住手寫聖誕卡傳統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

舊式的聖誕卡也具有宣傳功效。
一些鈔票也能成為書寫聖誕卡的「卡片」。
早期的聖誕卡字句也別具心思。

世上第一張聖誕卡
世上第一張聖誕卡出現於1843年,由英國學術畫家約翰.卡爾科特.霍爾斯利(John Callcott Horsley)繪製,並由亨利.高爾爵士(Sir Henry Cole)印製,卡上繪製了一家人圍在桌子旁喝酒的場面,代表了聖誕節家人相聚的歡樂時刻。

唐卓敏醫生
香港收藏家協會主席
TEXT:ANKI
PHOTO:NICK、BRIAN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