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Cover Story】是導演的包裝手法還是⋯⋯

2020-03-05

一套《黑市》,把都市傳說這個話題再度炒熱。儘管已被無限次「炒冷飯」,但無論電視劇還是電影,只要加上「都市傳說」四個字,依然會觸動人的神經,令內容更添幾分神秘感和吸引力。到底都市傳說是電影、電視劇的催化劑,還是導演們的另一創作手段?

– 所有故事都要有一張靚的花紙。

導演 Sunny Lau

M:metro Pop
S:Sunny Lau

M:你會如何定義都市傳說?
S:很多都市傳說都包含靈異部分, 因為當中有很多不確實 、不理解和不肯定等元素,這些亦是能成為傳說的重點,其不確定性亦造就了很多創作人繼續繁殖和發酵。為甚麼現在愈來愈少都市傳說出現?正因為現在社會很多事情都已得到肯定。

M:為甚麼都市傳說一直以來都成為導演、編劇的創作題材?
S:都市傳說對我們來說是一張「花紙」,一個導演或編劇,在構思一個故事時都要作雙線發展,所有故事都要用兩個層面去看,一是”pattern” ,一是”content”,而花紙正是”pattern”,用來包著我們真正想說的故事,所以每個故事都須要有一張靚的花紙。如果我們用一些較貼身,很多人都聽過甚至經歷過的”pattern”(花紙),這樣才能令觀眾更易理解故事的內容。例如黑市中有一集《電梯》,故事以電梯作主軸,但其實我們想帶出的是家庭關係,單親母親和父親要面對的問題,只是我們用了電梯、結界、異度空間做花紙,所以要講都市傳說,可以講足一萬年。

M:為何都市傳說到現在依然歷久不衰?
S:一般人都會對那些未確實的事情抱有幻想,只要那件事情可以無邊際地發酵,都可以成為導演的創作題材。正正因為事件沒有一種確定性,無人真正知道其真偽,因此無論故事怎樣發展,觀眾都可以看得投入,所以我通常會利用一些未完的都市傳說或故事來加以發展。

– 社會有一定程度的浪漫,才容許都市傳說的存在。

作家 王貽興

M:metro Pop
W:王貽興

M:為甚麼會在《黑市》中加入都市傳說的元素?
W:因為我和Sunny 由小到大都看很多港產片,二來自小已看很多這類書,發現社會愈黑暗,政治愈不安, 就會愈多鬼怪故事,如明朝,宋朝等已有一些借鬼諷今的故事,借幻想出來的天庭、鬼怪等去說出一些想說但又不能說的事情,現在香港同樣變成這樣的狀況, 所以我們用這個角度去講是最好的包裝。

M:靈異故事與都市傳說有何分別?
W:分別在於不需要自完其說,自打嘴巴,用科學角度來解釋鬼怪,其實是一件多餘的事,根本沒有人會感興趣。愛情片跟鬼怪片其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永遠都是以訛傳訛,只有當時人覺得好恐怖,但說出來沒人相信,所以拍攝原理都一樣,不應該解釋當中其神秘、過癮、 吸引和令你心跳的成分。

M:對香港都市傳說文化有何看法?W:其實並非完全沒有,例如上年太子站也曾成為一時熱話,只是大家不敢多提。其實社會有一定程度的浪漫,才可以容許都市傳說的存在。在八、九十年代還有很多所謂真相未被揭露時,還能容許很多浪漫的傳說存在,當時社會矛盾還未變得如現在般尖銳, 還能給予很多空間讓人發夢,但現在連生活都如此吃力,連生存都成問題時, 還哪有空閒講都市傳說?

M:都市傳說會否繼續成為香港電影和電視的創作元素之一?
W:以香港人貧乏的創意,我相信應該會繼續有人一窩蜂地去拍,但如果做就要認真去做, 起碼做到尊重,不是google完一大堆資料再胡亂堆砌拍完就算。九十年代鬼片熱潮走下坡,正是因為不論甚麼片種都加入「猛鬼」兩個字,拍到觀眾都不想再看,是否還要繼續這樣去浪費一件事而不容許浪漫的存在?如果純粹為了湊恐怖熱潮而拍, 這樣就是浪費,但如果想藉著都市傳說帶出一些訊息,無論是現實層面或諷刺時弊,只要有一個現實題材或想諷刺的對象,可以令人反思,這樣就有拍攝的意義。

TEXT:WINNI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