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Cover Story】日漫迷 迷日漫
這是「鬼滅」的時代

2020-12-01

看過《鬼滅之刃》(簡稱《鬼滅》)動畫版, 其中竈門炭治郎使出「火之神神樂」, 砍下「下弦五『累』」的頭顱一幕,打鬥之間夾雜親情與血汗, 背景奏起中川奈美的《竈門炭治郎のうた 》淒美的歌聲, 觀眾無不為之動容及瘋狂, 瘋狂程度小則即時追看漫畫、收集各本單行本, 大則集齊四大主角及「九柱」大小模型和產品。 其魔力令《鬼滅之刃劇場版 無限列車篇》電影票房橫 掃日、台、港,滿堂紅絕對是意料中事, 更成為疫情之下的奇葩, 亦仿佛為紛亂的環境燃起了人的熱情和曙光……

每年,新漫畫均排山倒海地推出,然而「跑出」的實屬極少數,尤其像《鬼滅》 般成功,更是近十年難得一遇。電影《鬼滅之刃劇場版 無限列車篇》於日本已成功躋身日本電影票房第 3 位,更有機會問鼎第 1 位的寶座!

「日輪刀」殺出血路
「《鬼滅》沿用集英社《週刊少年 Jump》(簡稱《少》)的成功元素:努力、勝利、友情,主角走自己的路,再加入『親情』,兄妹羈絆之情,情感細膩動人,更重要的是,必須歸功於動畫化的成功!」曾為日漫作翻譯的作家藍秀朗(Paul)指出,《鬼滅》未推出動畫時(2019 年4 月前),早已推出過十多本單行本,總銷量約 350 萬本,銷量只屬平平,《少》中的連載排名也不高,連作家也擔心作品會被「腰斬」。

直至漫畫被 Ufotable 製作公司動畫化,於 2019 年 4 月至 9 月播出,動畫成功引起哄動,人氣急升,單行本於 2020 年 10 月已售出超過 1 億本!「不得不佩服 Ufotable 的眼光,一般動畫製作費是2,000 至 3,000 萬日元,憑製作質素估計,《鬼滅》每集經費就達到上億日元;一般來說,製作人員為第 1 集上山取材一次已足夠,但《鬼滅》上山取材了 3 次。動畫明顯補足了漫畫的動感與不足。」

從事日漫工作多年的 Lay 指出,疫情也為《鬼滅》的人氣升溫,不少作品在疫情下暫停工作,變相令傳媒集中催谷《鬼滅》,而《鬼滅》提及的親情,在疫情環境下變得更「入屋」。

《鬼滅》花了很多篇幅描述反派角色,,如「上弘」及「下弦」的成鬼之路,故事令人憐憫。Paul 指這樣的鋪排,於日漫中屬極少數,相信對未來日漫發展也有影響。

《鬼滅》中有感情線的角色很少,「蛇戀柱」是最經典的一對,故請容許筆者對「蛇柱」偏心一點。
「九柱」人氣十分高,每位的背景均令人憐憫。
4 位主角性格可愛,不得不提動畫化後的我妻善逸,使用「雷之呼吸」帥氣到不行。
漫畫連載已完結,但相信仍然會出版不同人物的外傳、前傳,讓熱潮延續下去。人氣角色「水柱」富岡義勇(左)及「炎柱」煉獄杏壽郎(右)已推出了短篇故事。

「鱷魚老師」真身是?
《鬼滅》作家吾峠呼世晴身分非常神秘,未現過真身,一直都用「鱷魚頭像」代表自己,故人稱「鱷魚老師」。傳聞指她是女性,福岡人,更有報道指,她畫完了《鬼滅》,就退出漫畫界,準備結婚,因其漫畫成功已如願以償。

Winner takes ALL!
《鬼滅》人氣高企之際,漫畫作品卻已完結,令粉絲深感可惜。有傳聞指,作品為了避過「腰斬」的結果,不得不加快推演劇情發展……不論實情孰真孰假,但無可否認,近年日本新人漫畫家確實面對著嚴峻的生存環境! 負責連載新漫畫的傳統殿堂級刊物《週刊少年 Jump》,便 手握著每部漫畫的生死大權,「礙於《少》奉行商業掛帥的原則, 過往也有不受歡迎的漫畫被『腰斬』。近年,《少》的實體書銷量比起高峰時期只餘三分之一,每月賣出約 200 萬本。日本書店銷量也大幅減少,只餘下高峰期的三分之二。兩者令接觸的讀者群減少,基數降低,新人漫畫家要突圍而出,比以往更難。要令作品成功,不得不透過改編,動畫化或影畫化,增加人氣後才催谷單行本銷量。」相反,打出名堂的作品帶來更大的成功,各款周邊商品愈來愈多,這類作家即使不再畫漫畫,也能獲得極之可觀的收入! 正如 Paul 所說:「Winner takes all !漫畫界呈現明顯的兩極化。」 高人氣的漫畫作品,主導權由《少》手中回到漫畫家手上,如 《全職獵人》作家冨樫義博,已在不定時地休刊,其實在考驗讀者的耐力。

雖然近年實體書的單行本銷量大幅下降,但電子版的點擊率卻有明顯上升。1995 年,單行本銷量於日本達到2,500億日元;2017 年,單行本銷量於日本跌至1,666億日元,而數碼版銷售達1,711億日元。可惜數碼版要面對嚴重的版權問題,而海外市場的侵權問題亦難以監管。

日本漫畫家於初入行時期非常艱辛,每星期要交出指定數量的篇幅。漫畫家連載有指定的稿費,每賣出一本單行本可抽取 10%版費,所以他們會期望作品改編為動畫、電影或劇集,以增加人氣,帶動周邊產品的銷售,《死亡筆記》就是成功的例子。

《週刊少年 Jump》成功方程式
大部分經典,都離不開《少》3大黃金法則:「努力」、「友情」及「勝利」,《鬼滅》也不例外!過往經典如《海賊王》、《龍珠》、《全職獵人》、《火影忍者》等都離不開主法則,只有少數作品如《死亡筆記》打破格局。另一條公認的法則是,編輯要求作家把角色變成剪影,透過剪影,讀者能辨認出哪個角色,這才證明角色特徵夠鮮明。

漫畫家除可於傳統的漫畫刊物《少》發表作品外,也可以到漫畫 APP 等平台發表,但前者有更多資源推廣,因此,《少》仍然是新人漫畫家的首選。

主角都是「熱血努力型」?
從小追看動漫,必然發現主角不一定最聰明,但卻一定是最熱血、最努力的一位,不論是《鬼滅》竈門炭治郎、《全職獵人》小剛、《龍珠》孫悟空、《火影忍者》漩渦鳴人……都有相近的角色設定,「這是關乎日本的民族性,日本人眼中,鼓勵說話從沒有 “ Good luck”,只有『頑張ってください』(請加油),努力過,即使輸了,也能獲到得大家的掌聲,這份精神是不滅的。《鬼滅》劇場版『炎柱』之死,也能體現這份精神,我們這一代人不成功,傳承下去必定有人會成功。」Paul 說。

漫畫家除可於傳統的漫畫刊物《少》發表作品外,也可以到漫畫APP 等平台發表,但前者有更多資源推廣,因此,《少》仍然是新人漫畫家的首選。

藍秀朗 Paul
作家

出版過多部日本文化書籍及在報章撰寫日本專欄,翻譯過多部日本漫畫及書籍。

Lay
前文化傳信及多間動漫公司漫畫編輯

現時為專營漫畫及小說等製作的卡卡多工作室社長。

TEXT:RENEE WU
PHOTO:網上圖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