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傑地靈,走在18區中,山水木林間訴說了多少香港的自然風貌變遷,印證了多少本土歷史源流的故事蹤跡?香港仔水塘綠意處處,路線輕鬆易走,適逢華懋行在11月19日於香港仔水塘舉辦大型生態遊,在短短3公里多的路程沿著香港仔的歷史脈絡遊走,探索香港仔水塘所孕育的當地民生百態和社會發展,齊來感受綠色香港。


Checkpoint 1: 香港這樣來
香港仔水塘所在的香港仔,可以說是香港的起源。據聞英軍最初來到香港島時,是由一名蜑民陳群引路,軍官詢問該處地名,阿群帶著水上人口音回答「香港」,於是「阿群帶路」的故事便成為了香港名字由來「Hong Kong」的其中一說。香港仔從前漁業發達,一直以來聚居了不少水上人,在還沒有酒樓的時代,水上人便在「歌堂船」設宴擺酒,亦歌亦舞,見證香港漁業的黃金時代。歲月流轉,隨著漁業息微,歌堂船現已慢慢發展為供應海鮮的酒樓和招徠遊客之地,即為人熟知的「海鮮舫」。
Checkpoint 2: 水塘威風史
港島從前只得大潭水塘和薄扶林水塘供應食水,直至政府於1920年購入大成紙廠的私人水塘,改建為香港仔公共水塘,才得以解決港島西區的食水問題。香港仔水塘分成上、下兩個水塘,香港仔上水塘為政府後來在1931年於水塘上游加建,當時流行意大利文藝復興的建築風格,連香港水壩設計亦受此影響;整幅牆身以三合土水泥造出仿花崗岩的紋理。香港仔上水壩建造至今已有超過100年歷史,連同水塘的石橋和水掣房,已被列為法定古蹟。



Checkpoint 3: 守護郊野
2017年是香港郊野公園成立40周年,港英政府早於40年前便開展新界農林和綠化郊野的發展工作,積極在各水塘區植樹造林,規劃郊野保護。樹木能穩定全球氣候、淨化水源;白天時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對環境貢獻重大。香港仔水塘同為樹木研習徑,是保有香港生態和郊遊的好地方,亦與市區相鄰不過10分鐘路程,代表大自然和摩天大廈和平共存的香港獨特風貌。
濫用抹手紙 樹林傷心
香港人於2015年被棄置的紙料可以堆滿15個香港大球場,為整體垃圾棄置量第二位。根據獅子山青年商會的「都市人使用抹手紙習慣」問卷調查顯示,本港濫用抹手紙嚴重,日棄量相當於40架雙層巴士的重量。製造抹手紙不但大量砍伐樹木,分解過程亦會產生溫室氣體。



Checkpoint 4: 快將消失的水塘?
香港仔水塘不單是郊遊去處,亦是香港重要的集水區。香港的郊野公園大多沿水庫而建,所供水源約佔本地食水供應20至30%;倘若現時香港主要依賴的東江水在突然中斷輸港,本地水庫仍可為香港人提供5個月的用水量,所以這些大大小小的水塘,足以影響所有香港人的命脈。但由於全球暖化,亞熱帶地區變得更乾旱和出現更多旱災,降雨模式或有改變;加上本港每年自然蒸發的水量約為3,000萬立方米,長此下去,不難預見香港仔水塘在50年後呈現乾塘,屆時水塘不再水靜山幽,或許只餘下水壩古蹟供遊人玩賞而已。
水塘蒸發過千萬?
綠色力量科學及自然護理總監鄭睦奇引述天文台估算指出,本世紀末香港會上升1°C至6°C,以本港水塘表面面積總和25平方公里推算,會額外蒸發49至295毫米食水不等,相等於每年額外損失123萬至737萬立方米,再以東江水價推算,得出損失金額916萬元至5500萬元不等。



華懋行 Chinachem Eco-Walk
「華懋行」是全港最大型的單日生態導賞活動之一,是次計劃的香港仔水塘路線老少皆宜,主題定為「時光之旅」,以生動的話劇導賞形式,帶領參加者穿梭本地文化歷史,感受綠色香港,了解背後有關自然人文的環保訊息。華懋行2.0的報名費將不扣除任何開支,悉數支持世界綠色組織 「校園用電審計研究」。
日期:2017年11月19日(星期日)
時間:9:00 – 15:00
路線:全程約 3.4 公里,約需 2.5 小時
捐款額:每位參加者最少捐款一元。
報名詳情:www.chinachemecowalk.com(截止日期為11月6日)
TEXT. SNOWY
PHOTO. FRANKY、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