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豹別墅與萬金油花園曾經是一代香港人的回憶,不同民間傳奇故事及中華文化中的地獄觀以各種模型及畫作在這獨特的園地重現。除了推廣佛教等概念,亦有宣傳自家虎標萬金油的用途。虎豹別墅幾經風浪,終於活化完成向公眾局部開放。在不同的時代,這個文化遺產如何以另一種方式呈現?

由未.共研社舉辦的「創新的文化遺產」展覽嘗試把舊時虎豹別墅的世界觀,以另類的方式製作成各種藝術裝置。在兼顧別墅歷史的同時,配合現代技術帶來最新的感官體驗。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設計師,從自身角度出發解構大眾回憶中的虎豹別墅。

展覽活用整棟別墅,於不同位置而展出相應的藝術裝置。一入別墅走到大廳,最讓人震撼的是鋪在正中的圓型六米地氈。參考過往真正在此生活使用過的真跡地氈,把地氈圖案改為中式傳統鳳凰圖案。亦回應活化後成為與音樂息息相關的「虎豹樂圃」,地氈會在不同角度、燈光水平、距離、時間以及室內溫度下呈現不同視覺效果,猶每個人對音樂的體驗不一樣。


虎豹別墅設計受不同文化所影響,既有中西融合之外觀,亦有虛實之間的互涉,本來就是一種不能以一言而蓋之的事物。以過往在萬金油花園中的壁畫「十殿閻羅」作為題材概念,轉為以嗅覺表達。把十種不一樣的香氣取代「火」、「冰」、「金屬」、「血」等元素,儲存在「泡沫鋁」物料讓香氣慢慢揮發。而整個裝置更製成為一個猶如研究波長的蛇擺裝置,也許是回應了音樂所發出聲音的波長。

當然最讓人能夠找回當年感覺便一定是「老虎」,這一種充滿霸氣的生物也充斥在別墅的角落。由多幅過往萬金油宣傳品等等的資料圖片與工藝品所啟發,設計師重新以數學算式制作出新的老虎圖像。同時也有擺放一些復古的立體虎形模型物品與明信片,配搭投影當年真實存在公開過的圖像,讓人好好緬懷紀憶中的虎豹別墅。


在虎豹別墅中的彩繪玻璃門盡顯時髦與氣派,舊時香港家居店鋪也許都流行過一段用不同顏色玻璃裝飾的時光。而富有階層更可訂製圖形把藝術加入至其中,在客廳的圓形玻璃門更包含老虎、鸚鵡、林木等大自然事物。


若把這些元素拆分,改以紙張亦可簡單把玻璃門中叢林的世界觀擴展至現實。設計師與香港的紙商合作,剪裁出15種幾何圖形拼湊出2D或3D的圖片組合。把各個成品分別隨機吊掛在半空中,你也猶如置身在其中。

虎豹別墅建築多處採用六角形的中式設計,這亦造就了它鶴立雞群的標誌性。當年萬金油以六角形的快閃商店作招徠,而小瓶裝的萬金油亦是六角形防止打開時手滑。可見這個形狀的設計深受別墅主人的喜愛,它又可不可以融入生活之中呢?


考慮到年代的不同,蠟燭其實也是居家會準備的實用道具之一。配合香港五金師傅的手藝,製作出各有高矮、雙單不同尺寸的六角燭台。它更可以一層疊一層砌出高塔形狀,只要把蠟燭放進容器中便可顧及美觀同時亦照亮四周。

在虎豹別墅活化的過程中,其實剩餘不少建築的物料。這些現成的物料其實只要加以改造,便可成為一件具別墅味道的新事物。屋頂所利用的陶瓷瓦片在裝上LED燈後,以黃銅及雲石點綴,可化身為獨一無二的座地圖騰燈飾。

現在大坑一帶的萬金油花園,早已被開發成為住宅大廈,要到新加坡才可以體驗最完整的遊園感覺。花園令遊客在遊覽期間可投入至其中,放有大量光怪陸離雕刻與巨石,令人猶如走進異度空間。


設計師嘗試用陶瓷、環保紗綫學人手簇絨地氈製成一個可以互動的雕塑作品。它的外型猶如一張圓椅,可以成為遊客短暫休憩之用。有一部分則有奇特而又粗糙的造型,可以看作是一個微觀世界重新詮釋萬金油花園。

現時不定期進行音樂活動的活化「虎豹樂圃」,為虎豹別墅賦予了新生命。與音樂結合後的藝術設計,也帶來了新的衝擊。

除了以上所提及的藝術裝置,別墅內的展覽當然亦有不少值得留意創新設計。值得一提現時虎豹別墅內原有的物品仍有大量未被展出,如對這個香港謹存的地標有興趣可參與別墅的導賞團,一窺舊時香港富商胡文虎的生活。(見另文)
PHOTO:OLI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