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考古尋寶,其實政府在網上早有一份詳盡的「香港具考古研究價值的地點」,收錄本地208個具考古研究價值的地點,有興趣不妨到訪探秘。
網址:www.amo.gov.hk/b5/archaeology_interest.php
十大熱門考古地點
1. 元朗………………………….下白泥
2. 大埔……鶴藪水塘至張屋古石徑
3. 沙田……………………水牛山古徑
4. 西貢………………………….鹽田仔
5. 九龍城…………….九龍寨城遺址
6. 荃灣…………馬灣古代稅關遺址
7. 大嶼山……………………..長沙欄
8. 長洲…………………………大鬼灣
9. 南丫島……………………..榕樹灣
10. 蒲苔群島……………………..大灣
考古牌
即使有天發現阿爺留下好幾十萬両黃金古物在家中地底,也不能隨意挖掘。根據《古物及古蹟條例》(香港法例第53章),進行挖掘及搜尋古物前必須取得「挖掘及搜尋古物」牌照。申請人必須提供學歷、專業資格及過往挖掘工作經驗的相關證明,同時提供一張具合適比例的香港地圖,並劃上出搜尋範圍。
李鄭屋村
1955年政府興建徙置大廈夷平山坡時無意發現的一個東漢墓穴,由香港大學中文系系主任林仰山教授(Frederick Sequier Drake,1892-1974)帶領學生前往研究發掘,被列為法定古蹟。

考古,怎樣才算古?
古跡或古物的重要性未必在於古,而是那件物件和遺址的獨特性。時間久遠並非最重要一環,只要細心留意每個地方,探索昔日的蛛絲馬跡,已是考古歷史研究。
考古理論
考古理論一直在改良進化,六十年代北美流行一個全新的考古學派,由芝加哥大學考古學家Lewis Binford和他的學生創立,基本主張為:
1. 要對考古遺物的解釋進行嚴格經驗檢驗。
2. 用經過嚴格檢驗的考古證據重建史前人類生活。
TEXT: RINGO
PHOTO: FRANKY & 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