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藝術館經過3年閉館翻新,去年11月重開,新設計一改以往樸實的風格,以簡約及富現代感的形象示人。在新形象下,館藏仍以古今經典為主,展覽上則引用現代的角度帶觀眾重新欣賞經典之作。
藝術與自然的結合
座落於尖沙咀海旁的藝術館,外牆特別設計成銀灰色的波浪,凹凸的效果會隨著日照而產生不同的視角效果,猶如陽光照射在維港海面的波浪一樣,藉此呼應位處維港的獨特景色。此外,外牆還有由青年插畫師羅浩光設計的壁畫《變》,畫中有大量奇異生物穿梭於科幻的城市景觀,為新奇的藝術之旅「打頭陣」。

羅浩光壁畫作品《變》
觀眾踏入藝術館,仍能透過落地玻璃幕牆,觀賞維港這幅自然藝術景色,大大加強與自然的連結。自然光亦令藝術館的空間感大增,展廳由7個增至12個。位於別館的新展廳可擺放巨型藝術品,天花也改成玻璃,觀眾可置身於蔚藍的天空下欣賞藝術。另有兩個新展廳設於5樓頂層,牆身同樣改為3面落地大玻璃,藝術家佈置展品時可直接把展品掛於玻璃框上,或引用自然光營造不同的效果,進一步連結藝術品與自然環境。
跨世代藝術對話
除新設計帶來截然不同的空間外,展覽上也帶來另一番新體驗。設於5樓的新展廳設置的「原點變奏——香港視點」,原點變奏象徵在經典內尋覓新的可能性,展覽邀請14位藝術家,每人選出一件精選館藏,用自身角度加以詮釋,製作出現代作品與經典進行藝術對話。
展覽中最引人著目的是甘志強作品《雲⋯虛擬》,他以竹製成不同的鳥籠,再搭成巨大雲狀吊在半空,比喻人生的名利物慾就像浮雲一樣虛浮,藝術品正好回應竹藝大師吳之璠的《淺浮雕丁山射雁圖筆筒》。另外馮永基也以瓦片串成巨型簾幕作品《與吳冠中對話》,藝術品懸掛在玻璃幕牆上展示,混合虛實空間回應吳冠中筆下的江南美景。


雖然藝術館因疫情關係,而要暫時關閉,但大家亦可透過網站的藝術動畫觀賞展品。重新開放入場後建議先去藝術館其他樓層參觀,認識遍佈於不同展廳的經典館藏,再欣賞變奏的經典。
香港藝術館
時間:星期一至三、五10:00am – 6:00pm
星期六、日及公眾假期10:00am – 7:00pm
地址:香港九龍尖沙咀梳士巴利道10號
(由於疫情關係,香港藝術館於7月15日起關閉,直至另行通知。)
PHOTO:香港藝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