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拼音、出租三千、上門補習、即電渠王、倫敦織髮、美景搬屋…….
這些看起來毫無章法的詞組並非亂碼,而是我們每日在城市裡遊走,擦身而過的那些街招上的文字。對於常人如你我,或許下意識就會自動Filter out掠過眼皮的這些字句,但對於設計師而言,卻是非常珍貴的城市文字風景和港式美學。
「歡迎來到全港最地踎展覽!」深水埗閣樓藝術空間foreforehead年末最後一場的大型展覽《深水埗「街招日常」》,借街招切入深水埗的地區文化,請來多位本地設計師為該地老店重新設計另類街招,大玩撞色、搣紙、街招學!

十一間老舖 十一張街招
街招是一種你不去留意,你或許看不見。但當你一看到,你就會發現它像落葉一樣俯拾皆是。
策劃今次展覽的foreforehead主理人Daisy回憶起當初開始留意街招,正是因為進駐到深水埗這個地方。「自從開始了經營空間,慢慢就會開始留意深水埗一帶的生態。有時搞活動要派Poster,貼了不久再回去看,就會發現多了幾張街招,但有趣的是,貼的人又會很貼心地避開標題、關鍵字,貼得來又不會喧賓奪主。」
事件令她萌生出一個迷思:「到底是甚麼人在貼街紙?一張隨街執的街招又會否講究內容和設計?」Daisy自此展開了一場「街招之旅」,每日從太子前往深水埗開舖的路途上,都會「舉頭望租房」「低頭搵渠王」,細心觀察深水埗街招的常見字眼、設計和排版等細節,從設計和風土文化的角度,認真鑑賞這類型的民間產物。

「一直有個預感,總有一天,我會將這些日積月累的街招觀察,整合成一個展覽,以展現深水埗人的生活狀態。」Daisy的想像,就在今個年底落實成一場《深水埗「街招日常」展覽》。展覽除了有策展人收集回來的深水埗街招「珍藏」,更特別的一點,是找來11位本地藝術家及設計師,為11間深水埗的老店重新設計一張新街招,作品既是反映深水埗地區美學的藝術品,同時亦是一張印有真實「寶號」和聯絡電話的實用街招,兼具藝術性與宣傳效果,貼地又好玩。

誰在貼街招?
策展人Daisy有次在街上巧遇貼街招的人,好奇上前詢問街招的製作經費和安排細則,以及可以循甚麼單位承包設計。令人驚訝的是,她收到的回覆是「沒有」。事關那位貼街招的人正是店主本人,街招的內容和設計,包括有些因為不諳軟件操作而索性用手寫的街招,大部份都是由服務提供方自行製作。儘管街坊店主都不是專業設計師,但這些街招都不約而同地,反映出深水埗的市井語言和實用美學,值得大家細味。

後巷裡的文藝展
今次展覽另一個關鍵,是使用了深水埗黃竹街的後巷作為展覽場地,改寫展場總是一式一樣純白立方的慣例,讓展場本身亦含有故事色彩。「後巷作為公共空間,從來都是城市中的緩衝區域,它可以是清潔工友休息的場所、用來擺放店舖雜物之處。在後巷進行的展覽,作品既是好天曬落雨淋,也歡迎不同的人介入。」Daisy笑言,揀得在後巷策展,就有預感展品會被人取走或塗鴉,甚至是被貼上其他街招覆蓋,疊加成另一個視覺風景。一眾藝術家都視之為一個社會實驗,看看深水埗這個地區的人會如何去回應這一批街招空降後巷,並期待著在展覽結束時「血本無歸」。

城市街招雜學
提到街招,你可以數得出多少特點嗎?相信很多人和筆者一樣,在今次展覽之前,幾乎都不曾細心看過一張街招,更遑論是其內容和設計。Daisy和一眾藝術家透過今次「街招研究」,歸納出幾個地道街招共通點。
題材方面,油尖旺區演唱會、潮店、美容健身等以消費娛樂為主,深水埗區的街招則多圍繞草根階層的生活需要,例如劏房出租、平價洗衣、家電維修、報稅等等,與民生息息相關。
設計上,現時在深水埗看到那些小街招的製作者大多為街坊或老舖店主,未必受過平面設計的訓練,故他們傾向使用簡單易明的字體,加上極搶眼球的排版方式以求留得住路人幾秒鐘視線,進而帶動生意。這些「五蚊成本」的設計雖然難登大雅之堂,但當聚集於街頭巷尾的當眼之處,又充滿著小市民的生活智慧。

街招成功元素
一. 搣得先有客
今日大家就話可以用QR Code或whatsapp等聯絡方式,在連大哥大都尚未面世的時代,街招就擔當起「留電話」的通訊作用。是以街招都會在下沿留有一張張供來客搣走的小紙條,上面就印有聯絡電話、聯絡人、開舖時間和地址等重要資訊,設計一直沿用至今。

二. 一定要識「飄」
街招和海報之間的最大分別,是街招通常都會比較小型,而且會貼在水管和燈柱之上,在微風下就會「飄下飄下」,沒有海報那麼四平八穩,隨著搣走的小紙條愈來愈多,街招予人的感覺也總是「就跌就跌」,充滿動感。

三. 老是常出現
在當眼的位置會看到街招,連一些不當眼的位置,你都可以看到街招。街招的重複性,是其價值的所在。採訪期間,筆者聯同攝影師在黃竹街一帶搜索地道街招時,就發現幾張貼在只有一張手大小的夾縫裡面的搬屋街招,問誰會留意幾張在店與店之間的隙縫的街招呢?但這種標奇立異的張貼方式,又順利勾起到路人的好奇心,未免不是一種逆向思維。

////////////////////////////////////////////////////////////////////////////////////////////////////////////
編輯推介 街招巡禮

一.全場最大
徐帽子 x Katol
Katol為帽子批發及零售中心「徐帽子」設計的街招,驟眼看起來活像一張演唱會的大型海報,是全場尺寸最大的街招,藉此挑戰街招在規模上的可能性。店面招牌的體字和鮮紅顏色,亦教人留下深刻印象。

二.QR Code埋彩蛋
歌星光頭佬泰菜 x Keith Chun
歌星光頭佬泰菜,堪稱深水埗泰菜界的KOL,老闆原為貨真價實的泰國歌星,他經營的泰國菜館每晚都會循環播放老闆的個人MV,夜夜笙歌。今次街招除了起用老闆的形象,QR Code型的耳環,更是直接連結到老闆的首本名曲MV,歌迷記得到現場一掃朝聖。

三.地踎磁力王
華發強力磁石 x Jonathan Mak
這款街招單看Jpg圖檔並不能感受到其魅力,是要到現場看到一整列螢光撞色的「街招陣」,才能感受到這作品的震撼力。磁石檔是深水埗獨有的店種之一,華發強力磁石店內放有不同大小形狀的「公/乸」磁石,疊起組成高矮不一,藝術家就用上「拆字重組」的方式,重現這個帶點Matrix味道的科幻場景。

四.飛紗風中轉
華發疋頭 x Kei Hui
深水埗是世界知名的布料市場,歷來吸引很多本地的時裝學生、設計師甚至是公司買手前來選購。這款街招不用紙來做物料,反而用布料作為街招的容器,一方面強化街招的動感效果,藝術家亦在作品旁邊留有一把剪刀,讓來客可以親身剪走有興趣的名片連「布板」,互動性高又貼題。

深水埗「街招日常」展覽
日期:即日起至2019年12月8日
地址:深水埗基隆街132B閣樓 foreforehead 及黃竹街2號後巷
圖片:Billy、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