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18區】探索屯門隱世景點

2018-03-29
屯門秘境

屯門背山面海,自宋代以來,一直以漁農兩業為主。70年代起,屯門開始發展成新市鎮,填海工程幾乎填平了青山灣,而得來的土地就用來興建住宅和配套設施。昔日的農地漁村雖已不復現,但區內仍保留「隱世之處」,不但可藉以窺探屯門的各種秘聞歷史,亦可從中領略到該區的發展歷程。

農場 起革命:屯門中山公園

屯門舊時到處都是農田,有的農場更來頭不少。鄰近蝴蝶邨及兆山苑的屯門中山公園前身為「青山農場」,原來是當年革命黨人聚集和避難的地方。屯門曾是辛亥革命的重要基地,很多起義的籌備工作都在這裡秘密進行。1901至1902年間香港的重要革命黨人李紀堂,於青山購得土地數百畝經營農場,又在中環街市開設名為「青山棧」的商店,以出售青山農場的出品。其中青山農場以優質的雞蛋而聞名,就算價錢比一般雞蛋昂貴,客人仍爭相購買。不過,李紀堂「醉翁之意不在酒」,經營農場並非為謀利,而是希望從內地逃亡及海外歸來的革命黨人能有地方集合,更可在偏僻的農田測試兵器。後來,青山農場一帶租予海豐人洪德全,設為「新生農場」,而今日則成了屯門中山公園。

現在,在青松觀附近,亦有一個叫新生農場的地方,不過與昔日的同名農場並無關係。新一代的新生農場為有機農場,佔地4.1公頃,為精神病康復者提供培訓及就業機會,並推廣健康生活的概念和保護環境訊息。

隱世景點:藍地水塘

藍地水塘堪稱屯門的「隱世之處」,就連屯門人也未必知道此地藏有水塘。藍地水塘位於新界屯門虎地,又名老虎坑水塘,是灌溉水塘。水塘由山上多條引水道匯集而成,再經溪澗流入村中農地供灌溉之用。而藍地水塘又有「猛鬼水塘」之稱,因過去曾發生多宗小童嬉水喪命的意外,因而有各種傳言。 藍地水塘的環境清幽,吸引到不少熱愛垂鈞和行山的人士來此地。想行山到藍地水塘,可從何福堂書院(麥理浩徑第十段終點)出發,走過屯門徑第一段及第二段便會到達,全時約2小時。想省時的話,亦可乘車至藍地大街再步行至藍地水塘。

屯門來源

屯門是屯兵之地,因此地名亦有一「屯」字對應歷史。而「屯門」的「門」字,則和屯門的地理位置有關。屯門河兩旁,兩邊都有高山,西面的青山是新界西第一高山,遙對東岸的九逕山。中間有水道而兩旁有山,活像一個「門」字,因此這個地方就得名「屯門」。 

天后坐鎮:后角天后廟

沿海的地方多有拜天后的習俗,希望得神明保佑,風調雨順,萬事大吉。從前漁業興旺,漁民十分信奉天后娘娘,區內曾出現多間天后廟。但說到最悠久的,那必然是位於屯門舊墟、有600年歷史的「后角天后廟」。后角天后廟原稱「口角天后廟」,因為其位於屯門河的入海口而得命,是香港最古老的天后廟之一。今天站在角口天后廟前已再見不到海,但據歷史記載,可推敲出屯門海岸線的位置,同時引證了屯門的發展。

鬥搶花炮: 花炮博物館

在2013年,民政事務總署在后角天后古廟旁設立了「花炮展覽館」,展示花炮。花炮是一座紙紥神壇,高6至20呎不等。每年農曆3月23日天后誕,信眾就會聚集於后角天后廟廣場,參加花炮會,希望搶得花炮歸,取其吉利意思。以前,為了搶贏花炮,不同派別的人會大打出手;但近年活動相對和平,場面亦沒上世紀般盛大。

探索屯門故事為了讓公眾更了解社區,不少地區組織都積極舉辦社區導賞團。基督教協基會屯門綜合青少年服務中心就舉辦了命為「家在屯門,最牛探索」的活動,同公眾一邊踏單車,一邊探索屯門的故事。其中一條路線途經新生農場、藍地水塘、角口天后廟和花炮博物館等地方,全程約8公里,讓參加者能走訪屯門的神秘角落。活動由ofo和莊士集團協辦。下次單車導賞活動將於4月舉行。
網址:http://myhometuenmun.com
#600 GO LOCAL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