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18區】土瓜灣的在地情(下)

2020-11-11

除了小商店外,土瓜灣也有不少提供維修服務的攤檔,以滿足街坊的其他需要,位於落山道的「廣昇鞋家」便是其中之一。

無需言喻的默契

「廣昇鞋家」早在60多年前便紮根於土瓜灣,師傅提供的業務也由以往訂造鞋改為補鞋。最近因疫情關係,師傅把營業時間由以往的朝九晚七,改為下午3時半至6時。雖然她沒有「公告」相關改動,但附近街坊也絕不會摸門釘,「間中也有人跨區前來找我補鞋,但主要客人還是附近街坊。他們經常在附近路過,都清楚知道我的開店時間,所以根本無需特意通知他們。」

師傅每天只營運兩個半小時,為客人補鞋。

從未變淡的街坊情

小店被沿路的雜貨店、濕貨、海味店包圍,師傅在毫不起眼的角落,慢慢收拾補鞋工具。她身旁的工具箱是由攝影用的蘋果箱改裝而成,放滿螺絲、鐵釘等補鞋配件,而以往用來造鞋的衣車和鞋模,她也一一保存下來,成為歷史的見證品。

店內的工具箱是用蘋果箱改裝而成。

鞋家的格局十年如一日,但四周卻早已變成另一番景象。「以往舖頭外有很多流動攤檔,擺賣著各式各樣的貨物。但隨著紅蘋果街市的落成,那些熱鬧的景象早已消失得不復見。」隨著附近環境的變遷,落山道一帶也不復往昔,就連她也正在考慮結束營運半生的小店,「補鞋這門手藝非常花精神,年紀大了,體力早已不如往昔,雖然眼見街坊依然非常需要這一門技術,令我很想繼續營運,但始終力有不遞。」與街坊之間的深厚情宜,正正就是她放不下這間小店的最大原因,這一份無以量化的人情味,便是土瓜灣最值得保留的價值。

造鞋用的鞋模仍被師傅小心保存著。
廣昇鞋家60多年前已於土瓜灣開業。
TEXT:ANKI
PHOTO:KIU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