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指南《Lonely Planet》今年選出大埔為全球50個“Coolest Neighbourhoods”(最酷社區)之一,介紹了大埔的社區特色和獨有的魅力。在這本權威性旅遊指南的加持下,令人頓時發現,作為香港人,身處其中卻沒有仔細地發掘和了解身邊的人、事、物。最近一本名為《埔JOURN》的雜誌,在現時這個紙業風雨飄搖的年代下出版。雜誌以貫穿整個大埔的林村河作引子,介紹區內的歷史,發掘人物故事,從中引起我們對一個理想社區的想像。

追本朔源之旅
「以前歷史科老師說,四大古文明都源於河川,它們都是因為靠近水源而繁盛。我覺得大埔的林村河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因為它所經之處都別有一片繁盛風景。所以,《埔JOURN》創刊號便以林村河為主題,沿著河流,追溯大埔的歷史,內容還會介紹本地農業、討論城鄉共生的可能性等。」總編何映彤(Vicky)說。翻開這本60多頁的雜誌,內有人物訪問、手繪地圖、社區調查、居民投稿等,她說:「這不是一份介紹大埔景點的地區報,而是以大埔為專題的文化雜誌,我們做過社區調查,又訪問了區內不同的人,把大家對社區的各種想法,以文字和相片記錄下來。《埔JOURN》是一本將這段“Journey”(旅程)記錄下來的“Journal”(書誌)。」

貫穿城鄉的林村河
林村河的源頭位於740米高的大帽山猴岩頂,河水流經梧桐寨瀑布、林村谷、新塘、放馬莆等地,於梅樹坑附近90度轉向,繼而流向太和及大埔市中心,並與大埔河匯合,最後流出吐露港,全長達10公里。「現時最多人認識的大埔及林村河段,都是圍繞市中心附近。而其實大埔幅員遼闊,除了河流經過的地方,北起八仙嶺,南至中文大學地界線,還包括對岸的十四鄉、塔門、平洲等島嶼都屬大埔範圍,從山林、海岸到城市,共冶一爐,因此,今期雜誌將討論『城鄉共存』的概念。」Vicky說道。


《埔JOURN》總編
以筆墨記錄大埔,希望提供新的角度讓人反思怎樣才是最理想的社區面貌。
PHOTO:DAMON、ISSAC LIU、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