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埔廣福道,有一間小小的樓梯舖,裡裡外外掛滿了大大小小的清潔刷。這些刷子,原來全都是由露兜樹(俗稱「海菠蘿」)的氣根加工而成,能夠洗鑊洗碗,成分天然又環保。
年屆60的黃健洪(阿洪)當過10年裝修工人,2019年失業後,他毅然創業,由最初推「走鬼檔」,到後來租下這間約100呎的樓梯舖,製作兼出售自己發明的環保多用途刷,希望在賺取生計之餘,亦可同時推廣環保。

露兜樹氣根刷 省水又省清潔劑
露兜樹是熱帶地區常見的海岸植物,由於它的果實外形與菠蘿相似,故俗稱又名「海菠蘿」或「假菠蘿」。2019年,黃健洪(阿洪)因失業隨朋友到東平洲遊玩,在岸邊看到了露兜樹,勾起了他兒時用露兜樹製作各種物品的回憶,「我自己是深圳大鵬人,那邊也有很多露兜樹。小時候也會用它的氣根製作油掃,或是用樹葉製成『豹虎』(即『金絲貓』)的籠葉,另外,它的果實也都可以食用。」
於是,熱愛製作手工藝的他,便決定拿走一根氣根,開始鑽研及製作環保多用途刷子。而他亦沒料到,露兜樹刷子製成品的清洗效果竟相當不俗,他在沒加洗潔精的情況下洗鑊,竟也可達至六至七成的祛油效果,既省水又省清潔劑!


花20天時間製作 工序繁複
阿洪表示,最初的環保刷只是很隨意的創作,但現在經過摸索和製作已差不多達3年的時間,作品的長短、大小設計亦已固定下來。然而,以露兜樹氣根製作刷子,可是殊不簡單,因為單是材料的處理也相當講究,「只有生長了10年或以上的氣根,才適合製作刷子。而每次拿到露兜樹氣根,都要先削兩次皮(厚皮跟薄皮),削完之後還要刮,再放於太陽底下曬至少兩個星期,然後再輕輕用火烤燙其表面,以防發霉。」他續說,之後他會將已經乾透的氣根鋸出適當的長度,以工具箍緊後再用木鎚打散其纖維,然後以錐和梳梳理刷毛。
近年,他還會在刷子上鑽一個洞,方便清洗晾乾,並以5種天然材料把刷子浸泡24至30小時,以加強其防霉效果。一個環保多用途刷子,差不多要花20天的時間方可完工,工序相當繁複,故一個刷子也至少要價$30,並按尺寸大小而定。「有些人會問我為何刷子賣那麼貴,但若然你欣賞我如此辛苦的手作,那你便會覺得值得。」他說。



100呎樓梯舖工場 夏天「有苦自己知」
現時店內差不多有十樣物件是以露兜樹的氣根製作,如洗鑊、洗煲用的清潔刷、毛筆、刮沙棒、健康拍打棒等等。而近年阿洪也有發掘以露兜樹氣根以外的天然物料,如利用棕樹和蒲葵的樹莖纖維來製作清潔刷,「雖然它們不像露兜樹氣根般祛油,但只要善於利用,它們同樣是清潔好幫手!」
這些不同的清潔刷,也是阿洪每天於大埔廣福道的樓梯舖現場製作而成。由於經濟的考量,他自2020年起租用了這間大小約100呎的舖頭,並命名為「藝揚創作」。小小的店,是阿洪的工場,也是他做生意的招徠。「為何我要在街邊製作刷子?是為了滿足人的好奇心。好像前陣子有小朋友被刷子吸引,父母怎也拉不走他。於是我便向小朋友解釋刷子是如何製作,也可順道推廣環保。」他謂,樓梯舖的租金雖然較為便宜,但卻是「有苦自己知」 ,「這裡只夠空間安裝一部移動冷氣,夏天時真的很悶熱,待在這裡製作刷子常常會汗流浹背。」



考慮將小店遷離
阿洪表示,現時樓梯舖的生意不算太穩定,試過一整天都沒有生意,但也試過一天有三、四千元營業額,「若一天能有三、四百元營業額,足夠交租和生活,已經相當不錯了。」
他感慨地說:「雖然這間店不能賺大錢,但卻給了我很大的滿足感。我在這裡認識了很多街坊,也有些街坊會專程來跟我聊天,也有客人會把刷子取代月餅,當成中秋節禮物送給朋友。」
然而,早前阿洪的業主收到屋宇署通知,樓梯舖位置被指違反僭建條例,需還原至原本圖則的模樣,而工程更將於11月初展開。屆時,店內舖面空間將大大縮小,對其生意和創作都會產生莫大影響。對此,阿洪坦言自己也正在考慮會否將小店遷離,「唯有看還原之後能否繼續經營,店內的地方會否有所局限而再作決定。」


藝揚創作
地址:大埔廣福道 125 號地下
Text:Onyx
Photo: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