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沒有一個人的人生,一路走來,無風無浪;即使再平靜的湖泊,也會有被風吹得泛起小波浪的時候。人心肉做,再堅強,再「硬淨」,總有脆弱一刻……那一刻來臨時,可能我們只需要一個明白事理的人,指點一下迷津,把自己從「當局者迷」的迷宮中拉出來。主持了長達十七年的《星空奇遇鐵達尼》及續篇《星空再遇鐵達尼》的節目主持人麥潤壽(人稱「麥Sir」),正正幫過不少「當局者」。
「聽眾訴苦,離不開人生四大範疇:『家庭、事業、學業、愛情』,問題大同小異,答案則因人而異……失戀的,我無法介紹女朋友給他;沒錢的,我無法借錢給他……我做到的,只能讓他釋懷。」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
麥Sir於17年間,他聽過很多棘手的人生課題:有正打算跳海的媽媽,突然收到女兒電話,告知考試100分,打消念頭;有員工被老闆發現自己「穿櫃桶底」,老闆捉住她的「痛腳」,把她迷姦了;亦有年輕男聽眾,因失戀,想尋死,對話途中突然斷線……幸好第二天,男聽眾打來報平安。
不論三歲定八十,根據麥Sir的經驗,聽眾問題離不開「家庭、事業、學業、愛情」四個範疇,「人生沒有標準答案,聽眾可能正對面來自四方八面的問題,我會嘗試找出精結,提供一個路向,讓他們踏出正向、積極的第一步,令他釋懷;更多時候,他們需要自己尋找答案。」他認為,人要學懂獨立。「所謂獨立,把四個範疇分開來看,如失戀了,不應該影響家庭、事業或學業。只是一項失敗了,不應該把另外三項拉下水。」

真心,也要努力
17個年頭,並不是短時間;活得夠長命,人生已過了五分之一。想當年,他一星期五天,於被稱為「墳墓時間」(晚上9時至12時)做節目,直接與電視台較量,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抱著「Never give up」的真心,篩選出有質素的聽眾電話,要求每一位打電話來的聽眾,開場白都不一樣;每天勤於檢討。
「每晚駕車回家,我會重聽自己的節目,至少3次,別人以為我是自戀狂,事實上,我需要檢討節目有何不足,解答聽眾問題是否處理得宜,有沒有改善的地方?」一般聽眾以為麥Sir「轉數快、反應快」,事實不是這樣,他每天為不同問題準備好十個答案,「成功沒有僥倖,只有『well-prepared』。」敬業樂業,不斷尋找工作樂趣,十多年不讓自己有「滑牙」的感覺。回想起來,他年輕時憑著信念「寧願29死,也不願意92歲回望過去,甚麼也沒做過。」努力不懈,換來了「青春無悔」四個大字。

「年輕時為了滿足感,現在是為了使命感。」麥Sir於18年前設立「永不放棄同學會」,希望幫到應屆公開試考生,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最初是開暑期學習課程;後來增加了大大小小的活動,希望他們培養出正面的價值觀,讓他們進入大學或投身社會之前,做好「well-prepared」的準備功夫。

麥潤壽(麥Sir)還未畢業,1976年便入電台實習。畢業後,為了完成小時候的心願,做了一年數學老師,後來於1978年重返電台,主持了十年的中午時段節目,陪伴不少工廠裡的打工仔,後來二度離開電台。1997年回到熟悉的崗位,主持了長達14年的港台節目《星空奇遇鐵達尼》,其後轉到數碼廣播,主持了3年《星空再遇鐵達尼》。
PHOTO:FRANYK、NICK、受訪者提供、部分為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