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自娛娛人】讓世界美好的藝術 Kila Cheung

2019-10-17

藝術與市民大眾的關係往往有如漸近線一般,你看得到它卻永遠不會理解它。你不知道使用技巧是甚麼,也不知道作品的意義。但是香港本地藝術家Kila Cheung卻把藝術帶到街頭角落,他甚至曾經帶起了一個短暫民間尋寶熱潮。

《Twinkle Twinkle Little Guys》是一個在2016年舉行的30日藝術計劃,利用在地盤常見的工程閃燈作為原型,加工成為一個個獨特的半身人型公仔。在這段期間Kila會把已完成的作品隨機放在香港不同的地方,如巴士站、燈柱下、橋樑間,然後在網上發佈擺放地點。

Kila在大學畢業後,以平面設計師身份工作了兩年。但是他認為這種多以製作符合客戶要求的模式並不適合自己,創作不應有大量掣肘。及後他成為了自由工作者,選擇自己的工作。創作的出發點改以自己為先,現在也不時會有自己個人的展覽或藝術計劃。

▲Kila的藝術創作多元化,繪畫亦表現得心應手。

「辛苦是開心的其中一種成份」

對於Kila來說,創作從來不是輕鬆的過程。他有一些朋友會單純享受創作,但自己則是相反。他認為自己是帶著壓力而創作,目的只有製作出更完美的作品,中間會感受到煩惱與困擾。這種壓力是必要的,因為他知道完成達到要求作品時,會感受到更大的滿足。以《Little Guys》計劃作為例子,他在期間看到了不少的反應,大眾的每一分關注都令所有辛苦都變得有價值。

藉著這個計劃,Kila的藝術創作觀得到了啟發。把藝術作品放在社區之中,是一個跳出安全展示的機會。所謂「不安全」是指作品有時會放在一個不被容許的位置而被消失,有人可能會因此而撲空,錯過親眼觀賞作品的機會。但是這種方式卻可以讓作品接觸到更多普通人,他們比起傳統藝術愛好者更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反應。

《Little Guys》其中一個作品的造型是身穿西裝與戴口罩,且在口罩的外面畫有一個微笑。本來Kila創作作品時希望表達口罩是遮掩情緒,但是由於他把作品放在巴士站的欄杆上,讓途人解讀為馬路空氣污染問題嚴重。這種誤會源於作品與環境的互動,但是卻賦予了它新的意義,故作品也被命名為「小塵」。也有人告訴Kila自己曾經在加班後回家,只是在街上遇上公仔對著他笑,當刻腦海中的負面情緒便被掃清。

▲「小塵」因應環境不同會有另一番解讀。

「藝術有一種基本功能是可以令世界更加美好」

有些時候作品不會是重點,衍生出來的化學反應更奇妙。Kila把燈帶到一間小型書店放置,年約70歲的老闆問「燈會否讓他生意更好,有更多人借書?」,他尷尬回覆道「不會!」。但是後來多了人為了尋燈而來到書店,他們不會光顧租書,但每次上到書店都造就了一次與老闆交談的機會。話題包羅萬有,甚至會分享長壽的秘訣。能夠令兩個陌生人相遇,也是創作意外帶來的開心。

有小朋友會留意著最新消息,希望母親帶他去找閃燈合照。又有一對夫妻為了慶祝結婚周年紀念,決定尋找所有閃燈。每個人對作品都擁有著不同的回憶,這是用一般方法展出作品沒有的效果。

▲完成《Little Guys》計劃亦有影響Kila日後的創作方向。

因為租金問題,在香港找到一個多人流的展覽場地不容易。Kila以往舉辦過的展覽反饋較少,也極少專業藝評人到場。但是放在街上的作品多人看得到,也使消息在社交媒體流傳。結果完成計劃後總結的展覽,便吸引到不少尋燈人到場。展覽的留言冊亦第一次被填滿,讓Kila的信心大增。

也許Kila只是為了讓更多人看見他的作品,但是卻意外地有人因為他的作品而讓生活帶來一點微妙的改變。當中大部分人甚至不會認識Kila,但是卻被那對藝街創作的投入所感動。

– Kila Cheung –

香港本地全職藝街家,現時多以繪畫和木雕的創作為主。藝術創作的造詣備受肯定,曾經得過香港印製大獎、香港青年設計才俊獎等多個大獎。在香港、台灣與日本都舉辦過各類個人展覽,近期一次便是在台北的《日光室少年》木雕、繪畫展。

TEXT:OLIVER FONG
PHOTO:NICK & 由受訪者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