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翠絲 & 吊吊揈背後】衝獎新導演 李駿碩

話題之作《翠絲》因涉及跨性別、身體政治等元素而備受關注,香港要等到11月底才有得看,但作品早已衝出亞洲,入圍東京國際電影節,更獲選成為亞洲電影節開幕電影,勢如破竹。電影早在年初釋出首張電影海報時經已教人眼前一亮,姜皓文首次挑戰跨性別角色,演活男兒身、女兒心;陣容中更有《血觀音》金馬影后惠英紅、金鐘獎男主角黃河同場鬥戲。

執導這部作品的導演李駿碩,乃今年影壇搜索度極高的後起之后。正當《翠絲》到處衝獎之際,他另一部短片作品《吊吊揈》亦入圍台灣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本為電影界「素人」,憑藉鮮浪潮大獎一舉成名的李駿碩,是電影迷今年務必認識的超新星。

《翠絲》:半紅不藍

電影上週試映,開場時偌大的戲名在銀幕上浮現,翠絲二字,均稱中分,右半邊化成紅色,左半邊則染上淡淡的藍色,以充滿詩意的方式揭示跨性別者兩性摻和的特殊處境。提到跨性別故事,不由得想起過去眾多牽動人心的優秀作品。

由生田斗真掛帥的日本電影《當他們認真編織時》令人對母親有新的反思,智利的代表作《神奇女郎》(A Fantastic Woman)成功打入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名單,還有2015年瘋魔全球的《丹麥女孩》。今次《翠絲》登場,亦有不少人稱為「港版丹麥女孩」,無論兩者的關連性是否如此密切,香港在跨性別議題上,有符合本土語境與風貌的地道演繹,本身已是一件值得支持的事。

聰明的觀眾,也許從戲名中已經猜到故事走向。《翠絲》這個名字,代表著戲中主角大雄(姜皓文飾)的女兒心,這不是雙重人格,而是他為了融入主流父權社會,而戴上面具,扮演著一個典型的男性角色。平時形象雄糾糾,總是出演警匪片的「黑哥」姜皓文,在戲中不但只是換上女裝,更要從內到外散發那種想藏也藏不住的女性嫵媚。

「我想做女人。」姜皓文《翠絲》

戲中他是一個年過五十的男人,日光下他是標準的好爸爸,回到陰暗的閣樓,他才能稍稍釋放自我,換上性感的女性內衣,在鏡子中好好端詳自己的容貌,含笑入夢。一切本來處於看似美好的平衡,直至一宗死訊傳來,這個家庭隨即面臨赤裸的坦白與重生。

戲中姜皓文演活一個年過五十,但每日壓抑著心中女性本我的跨性別者,細膩動人。

寓戲於教 滲透性學

撰稿之時,《翠絲》剛好公佈正式海報,畫面是一家四口的全家幅,父、母、兒、女濟濟一堂,氣氛樂也融融。仔細一看,父親下身穿著高跟鞋,雙腿翹起交疊的姿態極具媚態,暗示著這平凡的一家表面風光太平,私下卻有著緊鎖壓抑的慾望流動。類似的隱喻,在正片中佔有不少鏡頭,現在先暫不「穿橋」。

不過誠如導演李駿碩所指:「作品是劇情主導。」電影不但只有傳統地刻劃跨性別者的凄美苦況,更描寫到身邊家人,包括惠英紅飾演的妻子,在這段錯愛中面對的矛盾與掙扎,一句「我只想安安穩穩做個師奶」,吶喊出絕大部份人對於平凡家庭幸福的卑微追求,格局全面,貼近現實。

學習與Trans相處 其實不難!

電影教會我們很多事,回歸現實,如果在生活中遇到下一位「翠絲」,大家又懂得如何與「TA們」禮貌地相處嗎?以下教大家幾個實用的重點:

1. 「你想我怎稱呼你?」

很多時,我們都難以從外表界定跨性別者,該使用男生、女生,還是其他的稱呼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直接開口詢問對方,溝通往往是化解矛盾的第一步。

2. 跨性 = / = 變性

提到跨性,很多人都會聯想到變性手術,包括整形外科以及賀爾蒙治療,但這些都只是個人選擇。性別認知在於內在對性別意識的判斷,簡而言之,當有人定義自己為跨性別者,那就是了。

3. 勇敢承認不了解

性別知識在香港的教育中甚少談論,即使大家對LGBTI社群不了解,甚至不慎冒犯,也無需過於自責。從小到大,我們都是透過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中學習互相尊重和了解,跨性別者的心聲,正靜待大家傾聽。

智利電影《神奇女郎》由跨性別女演員丹妮娜維嘉 (Daniela Vega) 本色演出男跨女角色,親身喚醒大家在生活上對跨性別者的關注。

《吊吊揈》:致我們荒誕瑣碎的青春

很多人都是透過《翠絲》而認識新導演李駿碩,而他真正意義上的成名作,卻是去年鮮浪潮的得獎作品《瀏陽河》,作品為他帶來最佳導演的殊榮,翌年獲邀請開拍新一屆鮮浪潮的開幕電影,即那部名字有點難唸的短片《吊吊揈》(揈:粵音fang4),原來才是最貼近李駿碩內心的作品。

「香港很多青春片都難以讓我融入,不是純愛,就是一下子跳到援交,無中間。事實上一個香港中學生對青春的印象,反而可能只是會考小組討論的會話題目。」

李駿碩對青春的回憶,是一連串「無厘頭」的瑣事,是幾十秒要完成一條MC的應試狀態。他直言,早已忘了跟初戀對象做過甚麼,但一定記得會考那年遇上「見鬼勿O嘴,潛水怕屈機」這條經典考題,他相信只要經歷過的人都能會心微笑。 

《吊吊揈》成品風格化,半小時左右的片長中,不斷出現試題的畫面,有經濟學的One man economy論理,亦有Biology 色盲遺傳的問題,都是導演在學時經歷過的思辯。「去年鮮浪潮有不少作品都談及學生自殺的現象,我不想寫得這麼陰暗,於是決定將一個靈堂放在班房之中,以超現實畫面來道出當今學生的群像。」李駿碩道。

「每個年代的人,都會低估下一個年代的人,又會不自覺討厭上一個年代的人。」李駿碩《吊吊揈》

Profile 李駿碩

憑《瀏陽河》獲第11屆鮮浪潮國際短片節本地競賽「鮮浪潮大獎」及「最佳導演」(公開組),今次延續對性別議題的關注,帶來首部長片《翠絲》。

-------------

#632_Film 4P
TEXT: 一樹
PHOTO: Nick、天下一製作、受訪者提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