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殘奧的賽事正密鑼緊鼓地進行中,港隊現時摘得兩面銅牌,每位香港運動員的拼搏精神都令人十分鼓舞,無論他們得獎與否,都值得我們支持。港隊共派出24人參與8個項目,本文將會為大家介紹一眾運動員,並整理了他們參與的殘奧項目資料。全城繼續撐港隊!
馬術
參與馬術的運動員需要與馬匹合作無間,比賽主要根據運動員的殘疾程度分為5級,包括肢體殘疾(I級、II級、III級、IV級、V級)和視障(IV約、V級),級別越低表示殘疾程度越高。比賽分為盛裝舞步個人賽、個人自選動作賽及公開組團體賽。
今次是港隊首次派隊伍參與殘奧馬術團體賽,本派出3人出戰,但曾靝賜的坐騎卻因腳傷而要退賽,十分可惜。而鍾美娟有多次大型比賽的經驗,今次首次出戰殘奥,屬級別III;謝佩婷則是第三度參與殘奧,屬級別I。

鍾美娟今次分別參與混合III級盛裝舞步個人賽、混合III級盛裝舞步個人自選動作賽,以及混合公開組盛裝舞步團體賽。

謝佩婷今次參與混合I級盛裝舞步個人賽、混合I級盛裝舞步個人自選動作賽、混合公開組盛裝舞步團體賽。
游泳
游泳向來講求爆發力,比賽主要分為肢體殘疾(1-10級)、視障(11-13級)和智障(14級)三大類別,數目越大代表殘疾程度越低。英文字母代表泳式及賽事,S代表自由泳、背泳和蝶泳、SB代表蛙泳,而SM代表混合泳。泳手因應殘疾程度,可選擇於跳台或在水中以一手觸池壁出發。
港隊共派出4人參與賽事,除了鄧韋樂是第三次出戰殘奧外,陳睿琳、張可盈和許家俊均是首次參與,許家俊更在開幕禮中任持旗手,帶領港隊進場。大部分游泳項目現已結束,雖然港隊暫未奪得奬牌,但他們克服個人限制,突破自我的精神,實在值得尊敬。

陳睿琳今次參與女子S14級100米背泳、女子SB14級100米蛙泳、女子S14級100米蝶泳、女子S14級200米自由泳、女子SM14級200米個人四式和混合S14級 4×100米自由泳。
乒乓球
比賽級別鑑定主要分為三類,共11個級別,包括輪椅組(TT1-TT5級)、企立組(TT6-TT10級)及智障組(TT11級),數目越小代表殘疾程度越高。
首次出戰奧運的王婷莛雖然患有智力障礙,但無阻她在乒乓球界的發展。今次參與女子TT11級單打,並奪得一面銅牌,實在可喜可賀!而另一位港隊代表吳玫薈則是第二度出戰殘奥。

王婷莛今次參與女子TT11級單打,並摘得銅牌。
輪椅劍擊
輪椅劍擊會根據運動員的身體功能測試評定分為A、B、C三個級別,以A級的殘疾程度最輕,C級最嚴重。劍種分為花劍、重劍及佩劍,運動員會坐在一張已固定於可調較距離及左右對賽位置的金屬架輪椅上,只有上半身可自由移動。
港隊派出3位女將參與賽事,其中余翠怡是第五度出戰殘奥,累計獲得7金、3銀、1銅。而吳舒婷和鍾婉萍都是第二度參與殘奧。女子輪椅劍擊隊已完成所有賽事,今屆成績未必最令人滿意,但他們永不言敗的精神已讓人鼓舞。

余翠怡今次參與女子A級花劍個人賽、女子A重劍個人賽、女子花劍團體賽、女子重劍團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