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對「隔離」一詞絕不陌生,不幸染疫會被「隔離」,到外地旅遊,亦或需進行酒店「隔離」。然而,寫法相近的「隔籬」一詞,你又知道其用法嗎?「隔離」和「隔籬」,你又曾否將這兩個詞語混淆?
見於《說文解字》,「離,黃倉庚也。鳴則蠶生。从隹,离聲。」「離」原本是雀鳥的名字,「離黃」,即倉庚鳥,亦名「黃鸝」或「黃鶯」。根據《廣韻》,「今用鸝爲鸝黃,借離爲離別」,故「離」一字亦解作分開、分離。至於「隔離」一詞,則同時帶有分離、阻隔之意,亦見於唐.杜牧〈阿房宮賦〉:「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
至於廣東話俗語「隔籬」,「籬」指的是以竹或樹枝編成的柵欄。由於古時的人是以茅草搭成房子,用籬笆做圖牆,故「隔籬」的意思是旁邊、近旁,指隔著籬笆的距離,形容兩者的距離很接近。因此,「隔籬」和「隔離」這兩個詞語,意思截然不同。「隔籬鄰舍」、「隔籬屋」、「隔籬飯香」,應用「籬」而不是「離」,大家不要再把兩者混淆了。
例句一:最近抵港入境檢疫改為「0+3」,旅客抵港後不需在酒店隔離,只需3天家居醫學監測。
例句二:隔籬屋黃伯最近確診了,希望他能早日康復!
Text:Ony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