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ing soon

【文字狂】陀地術語大揭秘

2018-09-04

「鹹」和「濕」所形容的意思為何會得出好色之意?「核突」字面解是突出了「核」,為何又有噁心之意?其實貼地又容易上口的陀地術語每個背後也有自己的故事,包含了文化和歷史的典故。

1.核突 

意思為形容人或事物噁心和古怪。當人看到噁心、厭惡的事物時,便會有想嘔吐的感覺,「核突」即形容人極度想嘔,幾乎想把「喉嚨椗」(吊鐘)也一同吐出的感覺,近義的廣東話有「肉酸」。

例句:乜你咁核突架,打乞嗤唔揞口!

2. 蠱惑 

相傳「蠱」是苗族人將蟲放於器皿中否所施行的巫術,也是人工飼養的毒蟲;「蠱惑 」即以蠱惑人,以巫術去操控人心。後來引伸為指人奸詐,內心充滿詭計,懂得誘惑或欺騙他人,為人工於心計。又有「古惑」的異體寫法,以及「蠱蠱惑惑 」的說法。

例句:你都蠱惑啦!原來唔聲唔聲儲落咁多私己錢!

3. 㒼塞 

「㒼」粵語讀萌,意思可解為無起伏或穿窿的平面,是「平滿無孔」之狀;而塞即為充塞、閉塞之意。兩字的意思為形容人固執,不肯接受別人的意見,思想上呈閉塞、封閉,俗語上又可稱其為「死牛一面頸」、「鑽牛角尖」等等。

例句:你成日咩都唔聽人講,正一係㒼塞!

4. 鹹濕 

「鹹」、「濕」二字其實同樣是形容詞,原本指大汗而好女色的碼頭勞工。殖民地時期,港島石塘咀的紅燈區多有附近的碼頭工人和漁夫光顧。由於這些日間需搬搬抬抬或辛勞工作的男人經常工作得「身水身汗」,而汗水和海水令他們身上有鹽份,所以被妓女暗地形容他們「鹹濕」,後來引伸為下流和猥褻之意。另亦有指這詞與上海民初色情場所有「Hamshop」的稱號而得來。

例句:你個鹹濕仔,成日係廁所睇鹹報!

5. 巴閉 

「巴閉」形容人囂張、「沙塵」和目空一切,其實當初源於印度語「BAPRE」一詞。當年印度人到廣州做生意,和當地人溝通期間不知因價錢問題或溝通不良,多次說出「BAPRE」(意為「我的天」)一詞,而廣州人見他們面容風光、自信,而且十分大聲,便以近音的「巴閉」形容人囂張或嘈吵,例如「巴巴閉閉」、「嘈喧巴閉」。

例句:你以為住私樓就好巴閉咩?其實又咪得劏房咁細間!

6. 麻甩

「麻甩」現指粗魯、粗獷而豪邁的大男人。古時候,當家中有人過世,長子需披麻守孝,一連數天喪期穿上麻草製的孝服、不得沐浴更衣,而脫孝服,即「麻甩」的一刻身上或骯髒、充滿體臭。古時女子罵人「麻甩」是咒男人家中或有人過世;但到了現在詞語只保留指責人如麻甩者一樣粗豪、不計小節或不修篇幅的意思。也有指這詞的起源與法語「Malade」(意指男人)有關。

例句:你女仔嚟架,唔好成日擘開對腳坐咁麻甩啦!

7. 硬頸 

「硬頸」指人倔強、在某事物或立場前誓不低頭和妥協。東漢時期,大臣董宣不畏強權,指責當時的公主包庇家奴殺人;後來被人告狀,下令他需向公主道歉賠罪,但他堅決不低頭,認為自己秉公辦案並無不妥,後來被皇帝賞識並封其為「硬頸令」,於是此詞被引伸為形容人倔強、堅持己見。

例句:佢真係好硬頸,話咗唔幫手就真係見死不救都唔幫!

8. 騰雞 

「騰」有奔跑、上升、跳躍之意,雞在一般情況下並不會亂跳亂跑,只有受到驚嚇才會如此激動。「騰雞」指正在活躍跳動的雞,一般形容人驚惶失措、手足無措的模樣,又可指人大驚小怪、戰戰兢兢和膽小。

例句:淡淡定有錢淨,唔好騰雞住先!

9. 發姣 

原本寫法為「發鱟」,而「鱟」即「水魚」。由於「鱟」在交配時,是由雌方作主動,後來女性主動與男人調情,便在粵語中被稱謂作「發鱟」,有「發春」和「發情」之意。而由於「鱟」音與「姣」同,而且後者筆畫較少,便引伸出「發姣」的寫法和說法。

例句:佢呢排日日返工就化濃妝、著短裙,成日對住啲男人發姣!

10. 閉翳 

「閉翳」意指憂愁、抑鬱、不善營生和心情鬱悶的狀態。傳說中龍王生得九子,可惜九個兒子均為無出息的「廢青」,其中一個名叫「贔屭」(音與「閉翳」相近)更有喜歡背負重物的怪癖,終日被重物壓到的他心情鬱悶、終日發愁,故世人稱背負壓力、有沈重負擔而心情憂鬱為「閉翳」。而閉、翳二字原亦有封閉和翳焗之意,同樣也可形容這種心情。

例句:租又無錢交,家用又未俾,呢排真係好閉翳!

TEXT/ MIKE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