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六十年代,舊代人已將押韻「撚」得出神入化,RAP文化未流入香港前,上一輩已創作短句來玩「數白欖」,用字精警又有節拍感。現在已甚少人說的粵式順口溜,你或者聽過,但你知道怎樣寫嗎?

指人童言無忌,口不擇言。前半句確為三字經摘句,幽了小朋友一默。

逳,讀「郁」。意思指人動作很多,全是空忙,卻裝作忙碌。
出處:《玉篇》「逳,轉也,行也。」

藐,讀「秒」,有看不起人的意思。全句指人面目可憎,看著就欠揍。

喈,讀「稽」,後變異讀字「雞」,指鳥鳴聲。引伸當下沒有太多人,環境寂靜,如果趁機認錯便不會失了面子。
出處:《詩經·葛覃》: 集于灌木、其鳴喈喈。

「三缺一」是賭徒術語。全句表達了打麻雀時找不齊人的無奈心情,像是比要飯的乞丐還悽慘。

「烏啄啄」,是嘲諷別人糊塗的意思。而「任人將」,即是任人魚肉的意思,引伸自中國象棋被人輕鬆擒將的情境。

計,即計謀。意思是已用盡一切辦法,也未能成功解決問題,便開始發「狼戾」(撒野),有惱羞成怒的意味。

「撚」,即玩弄。描述紈絝子弟不務正業,整天把玩籠中雀鳥,早晚會由富變窮。

詀,讀「斬」,即多言、戲謔的意思。全句意指多言必失,禍從口出。
出處:《韻會》多言也。又詀,謔也。一曰詀諵,語聲。

欯,讀「騎」。口蜜腹劍,笑裡藏刀,表面對人態度友善,內裡卻暗箭傷人。
出處:《博雅》欯欯,喜也。一曰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