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考你,爺爺的姐姐的女兒是誰?表姑奶奶?還是表姑媽?每次過年都有有一個煩惱,就是忘記如何稱呼一班久未蒙面的親戚呢?中國人的親戚關系圖相當複雜,上有一班叔伯姨姑婆嬸,下有一班兄弟姊妹甥侄,還未計一班姻親。如何正確地稱呼親戚無可否認是一門深奧的學問。以下八個親戚稱呼,你又懂不懂呢?

襟丈 = 妻子的姊夫
「襟」,讀音kam1。通常大家都會跟隨妻子的叫法,將妻子姐姐的丈夫叫成「姐夫」,但其實正確的叫法是「襟丈 」。

姑爺=丈夫的妹夫
「姑爺」一詞由 「姑娘」衍生而來。古時大戶人家的女兒較年長, 因為作為主人輩分較大,就會被下人稱為「娘」。出嫁之後,其婿的輩分和女主人相同,故下人一般都稱其為姑爺。

姨仔=妻子的妹妹
姨仔是妻子的姊妹。如果是母親的姊妹則稱為「阿姨」。

太奶奶=丈夫的祖母
「奶奶 」是對祖母的稱呼。作為稱謂,「奶」最初是作為乳母的稱呼,後來又用來稱呼母親,又作為對以婚婦女的較廣義的稱呼。太奶奶亦通曾祖母,即曾祖之妻。

妗母=母親的弟婦
「妗」,讀音kam5。「妗」字用被稱呼家族中的外姓人(如母親兄弟的妻子、妻子兄弟的妻子)。

表伯=父親的表哥
伯伯是父親的哥哥,換言之,表伯是父親的表哥。

爺爺的姐姐的女兒=表姑媽
姑奶奶,是父親的姑母,爺爺的姐姐。換言之,表姑奶奶即是父親的表姑母,爺爺的表姐。
姑媽是父親的姐姐,換言之,表姑媽是父親的表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