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大精深的粵語中,有許多耳熟能詳的俚語,但有多少人知道其背後的典故和意思?繼《廣東話七字俚語錄》後,現在就來看看以下的俚語如何以五個字的節奏表達出獨到的意義。

死雞撐飯蓋
製作白切雞的過程中,當雞煮熟時其雙腳僵硬挺直,很易會頂起煲蓋,讓人聯想起明明已經死了的雞,竟然還在用力頂起煲蓋,如同人做錯事或謊言被拆穿時為了面子而「死撐」,打死不認錯。
例句:
「林鄭早前錯引南非已故總統曼德拉嘅名言,被指責後仍死雞撐飯蓋,補充指曼德拉有教無類嘅教育理念舉世公認,話教育嘅重要性仍然係毋庸置疑。」

水蛇春咁長
「春」指的是卵,為「膥」(讀ceon1)的俗寫。仔細一看,「膥」字由「未、成、肉」三字組成,貼切地形容了卵的形態。而水蛇春正是指水蛇的卵。
水蛇為卵胎生的蛇類,蛇卵會在母體內孵化成幼蛇出生。以往不少人都會食用水蛇,發現其體內有一大串長長的蛇卵。黏成一串的蛇春外表怪異不討喜,所以人們會以「水蛇春咁長」形容冗長且令人生厭的東西。
例句:
「近日香港警隊嘅醜聞同罪行不斷被爆出,如果用紙筆逐一列出嚟,一定水蛇春咁長。」

有風駛盡𢃇
𢃇,讀lei5, 是水上人家對帆的叫法。此俚語形容有風的時候把風帆放滿,讓船全速前進,比喻充分利用有利條件去做有利自己的事,同時也比喻人做事不留餘地,恃勢欺負別人。
例句:
「嗰個同事恃住自己係黃馬褂,有老闆撐腰,唔做好份內事之餘,仲喺度指人做嘢,真係有風駛盡𢃇,欺人太甚啦!」

泥鯭充石斑
泥鯭俗名「臭肚魚」,是一種下等價錢的食用魚,被認為是不能上大桌的食材。而石斑則是一種較高貴的食用魚,其品種豐富之餘,營養價值高,味道鮮香,被譽為「海中雞肉」。由於泥鯭肉質鮮美,外形似石斑,所以有人會以廉價的泥鯭充當石斑。所以「泥鯭充石斑」就是形容人以次等的東西冒充正牌貨。不過,香港的泥鯭粥其實大受青睞,不少人都熱愛泥猛爽滑鮮甜的滋味。
例句:
「政府派發嘅銅芯口罩屢次引發爭議,包括未有招標、專家質疑口罩濾菌效能等,睇嚟政府想泥鯭充石斑,求其整個口罩當有交代。」

禾稈冚珍珠
禾稈,指的是成熟禾稼收穫脫谷後的莖稈。冚,讀kam2,有蓋住的意思。「禾稈冚珍珠」指的是以不值錢的稻草掩蓋貴重的珍珠,寓意珍貴的東西被掩蓋,未能被發現,比喻其貌不揚但暗藏實力的人。
例句:
「聽講阿明日日健身,練得一身肌肉,但佢日日著鬆身衫,真係禾稈冚珍珠,身形幾健碩都無人知。」